工資過快上漲真會傷害經濟?

時間:2014-10-21 11:14來源:大西北網-新京報 作者:楊國英 點擊: 載入中...
  據經濟之聲報道,“工資過快上漲會傷害經濟。”這是中國社科院一位知名學者的最新說法。他指出,工資上漲現象是好事,它能改善收入分配,但是過快地上漲也意味著有過多的企業(yè)會變得困難。
  
  經濟要增長,工資必先漲。因為,只有生產者拿到工資,才會有能力去購買自己生產出來的商品。
  
  工資才是經濟增長真動力
  
  有些學者的言辭,常常讓人摸不著頭腦。“工資過快上漲會傷害經濟”的說法,令人大跌眼鏡。其實,工資收入的增進,不僅是社會公平正義的基礎,而且是經濟增長真正的內生動力。
  
  先看“過快上漲”一說吧。若非空穴來風,此語指向的當是中國收入分配的現實結構。那么,事實究竟怎樣?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總量增長了156倍,這塊大蛋糕可分為政府收入(財稅增長了114倍),居民收入(工資增長了78倍),剩下的是資本收入,不太好直接算,但簡單地觀察也可看清楚,明顯資本跑得快、政府跑得慢,最跟不上趟的就是勞動者的工資收入!
  
  整體上,工資收入漲得最費勁,其中壟斷國企還擠占了大頭,那么大量的私企、外企、小工商業(yè)者中的就業(yè)者,收入增長恐怕更蝸牛。改革發(fā)展的紅利,勞動者們分享到了幾何?所以,工資絕沒有“過快上漲”,增速拉下必定傷害民生,這是十八大收入倍增主張的社會邏輯。
  
  但,工資的增進,又不止于社會公平,不是簡單的道德問題。更有其特定的經濟內涵。一句話,經濟要增長,工資必先漲。因為,只有生產者拿到工資,才會有能力去購買自己生產出來的香皂、啤酒、手機、自行車……假如,工資的增長,遠遠落后在商品生產之后,那么積壓下的庫存賣給誰?
  
  資本逐利,生產、再生產無限擴張,商品如魔術般奔涌;勞動弱勢,創(chuàng)造出的價值無從實現,工資如海綿般擠壓。長此以往,就會釀成“生產相對過剩與購買力不足”的矛盾,這幕經典作家筆下的經濟危機,已經反復在我們身邊上演。從美國到日本,從歐盟到新興經濟體,有幾國能避開?中國經濟身處下行壓力,內需不足,特別是消費需求不足,已是最頭疼的痼疾。正逢需要工資較快增長之際,聞此不經之談,令人汗顏,令人羞赧。
  
  增進工資,三條出路。一是保底,把法定的最低工資標準,與區(qū)域指導方式,扎扎實實落地,容不得一點折扣。二是限高,一些國企挾壟斷以謀私利,職工工資過高、福利濫發(fā),必須在陽光下公開,接受全民檢閱。三是擴中,通過微觀的集體協商,中觀的產業(yè)政策,及宏觀的合理調控,千方百計提高普通勞動者的工資,改善他們的生活水平。
  
  □延雪平(財經評論人)
  
  工資漲不漲,漲多少,歸根結底是人力資源市場說了算,這就決定了,工資“過快”“無限制”上漲的說法是不成立的。
  
  “傷害論”是偽命題
  
  此論,初看起來,我們應該理解并認同。這是因為,此論背后隱藏的邏輯是,當前我國實體經濟正面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困境,甚至部分傳統(tǒng)制造業(yè)企業(yè)已經因為不堪勞動力成本上升的重負而垮掉,故而,為了挽救實體經濟就得抑制勞動力成本上升的趨勢。
  
  誠然,論者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對此論背后的邏輯進行辨析,我們就會發(fā)現,“工資過快上漲會傷害經濟”其實是一個偽命題。
  
  實際上,要使“工資過快上漲會傷害經濟”這一結論成立,有兩個隱含的前提必須滿足。一是目前的工資水平,是否真的上漲過快?對此,以最近十年為例,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確實翻了一倍左右,但是,與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過去十年,我國房價卻普遍上漲了五倍左右,部分一線城市甚至上漲8-10倍。其他,與教育成本以及醫(yī)療成本的大幅上漲相比,其實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漲幅并不大。
  
  第二個前提是,工資有可能會無限上漲。對此,如果我們認識到市場規(guī)律,就會明白,事實是永遠不可能存在的。換句話說,工資漲不漲,漲多少,歸根結底是人力資源市場說了算,不是政府說了算,更不是勞動者說了算。這就決定了,工資“過快”“無限制”上漲的說法是不成立的,那么“工資過快上漲會傷害經濟”也只能是一個偽命題。
  
  其實,對工資與經濟之間的辯證關系,我們必須有發(fā)展的觀念。近年來,勞動力成本的持續(xù)上升,其本身就說明我國經濟的人口紅利已經不存在,在這種格局之下,若想維持我國經濟的持續(xù)增長,則必須啟動我國實體經濟的轉型,傳統(tǒng)制造業(yè)企業(yè)必須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和產業(yè)升級,從而拓寬企業(yè)的價值空間。如果傳統(tǒng)制造業(yè)企業(yè)一如既往地試圖依賴低勞動力成本生存,則不僅我國經濟永遠無法成功實現轉型,而且包括土地、環(huán)境等要素資源在內更是無法承受。
  
  之于當下而言,在我國經濟初步迎來新常態(tài)之下,傳統(tǒng)制造業(yè)企業(yè)應完成產業(yè)轉型升級,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告別人口紅利依賴,地方政府更應努力創(chuàng)造更為公平的市場競爭環(huán)境、減免企業(yè)過重的稅務負擔。兩相結合,通過傳統(tǒng)制造業(yè)企業(yè)的主動謀求突破,以及政府部門積極的行政職能轉變,才能真正讓我國經濟走出人口紅利依賴的怪圈,也才能“工資過快上漲會傷害經濟”等違背市場規(guī)律的言論不再有。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新聞
  • 津補貼是基本工資3.7倍,該有個說法
  • 國企年輕員工:績效與工資無關
  • 最低工資到底應該定多少
  • 平均工資線上的生活賬本
  • 平均工資背后的數據統(tǒng)計意義
  • “平均工資”的差距該怎么看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