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歷二月初二,恰逢驚蟄前后,大地回春,萬物復蘇,萬青叢生,如青龍?zhí)ь^,百蟲伏藏。
天上的星辰運行變換,二十八宿中的東方蒼龍七宿形似蒼龍,而角宿便是其“龍角”。又因農(nóng)歷二月初二的時候,地平線上升起的第一顆星辰,就是“角宿”,所以這一天被稱為“龍?zhí)ь^”。
龍?zhí)ь^之日,陽氣上升,生機迸發(fā),有一些風俗習慣不僅能讓你度過一個有趣的二月二,還能幫你驅(qū)邪避禍,理順氣運,讓你心想事成!
1 社戲起,龍獅舞——祭祀
在古時候,二月二這天會有一個盛大的祭祀禮!由皇家牽頭,皇帝帶領文武百官,親自下田耕種,以示“重農(nóng)桑,務耕田”,遵循古禮。而皇后則會親自采桑喂蠶,并給皇帝送飯,如普通夫婦那樣。俗語云:二月二,皇娘送飯,御駕親耕。
除此之外,各地會有大大小小的拜祭龍王,祈雨求福的祭祀。因為在古代風俗里,東方青龍主生氣,是春之主,又管行云布雨之事,直接影響耕作收成,是人們最關心的事情。所以人們年年拜祭,希望龍王能保佑天下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
龍在古代的地位非同凡響,除了皇帝被稱為“真龍?zhí)熳?rdquo;,其他地方,龍都是被供上神壇的。在各類神話傳說中,龍都擁有強大的力量和霸主的地位。
龍之形,如風起云卷,變幻莫測,攜風雷疾電,翱翔九霄,諸邪宵小,皆不得近身,天地廣闊,隨他遨游;
龍之形,如三月新芽,卷曲蜿蜒,攜雨露花葉,春回大地,萬相更新,氣運沖天起,吉運滂沱,蒸蒸日上。
▲南紅祥龍雕件,黃玉麒工作室出品
所以,世人皆以龍為尊貴,風水學中,龍氣氤氳之地為大吉之地,有龍形之物環(huán)繞之處,必有祥瑞生,居吉地可旺家宅。
而在命相學中,人們常以龍形配飾來增加氣運,讓自己更有氣勢,更自信,在你來我往的生意場和官場上,四平八穩(wěn),細致入微,震懾小人,獲得機會。
▲翡翠貔貅、和田玉籽料龍龜
黃玉麒工作室出品
除了龍本身之外,人們也喜歡其他的一些“龍”,例如龍九子中的貔貅和赑屃(bixi)(即“龍龜”)。貔貅是眾所周知的招財瑞獸,而龍龜代表“靠山穩(wěn)固”,最能穩(wěn)定運勢,助力業(yè)績,蒸蒸日上,財源廣進,榮歸故里。
2 游“花潮”,挑菜忙——踏青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萬紫千紅披錦繡,尚勞點綴賀花神。”花朝節(jié),最開始稱為“看花潮”。農(nóng)歷二月,春芳吐露,百花盛開,姹紫嫣紅,十里春光,連綿不斷,滿目芳菲。
▲和田碧玉【空谷幽蘭】,黃玉麒工作室出品
其實,最開始,花朝節(jié)就是大家在春天里,有組織或沒組織的去踏青,去賞花。但是,只看花多沒趣啊,于是大家就開發(fā)一些活動:女孩子們撲蝴蝶,在樹上扎彩帶,許愿;男孩子們吟詩歌,喝酒投壺清談。
后來,“看花潮”成了約定俗成的“花朝節(jié)”,除了要拜花神,求美貌,求姻緣之外,“花朝節(jié)”也是古代首屈一指的“相親會”,拋繡球,對詩歌,含情脈脈,語不說,情先動。
而更為大眾化的活動,就是“挑菜”。挑菜,就是去采野菜的意思。講究些的,就去自家的院子里,親手采摘一兩顆翠綠欲滴,鮮嫩可口的青菜。
《詩經(jīng)·周南》中有《關雎》《卷耳》《芣苢》三篇,就是寫得“挑菜”的習俗,可見,這個習俗古而有之。
前兩首,都有些“含情脈脈”的意味在其中,而《芣苢》一篇中,描寫的是熱火朝天的勞作景象,寓意著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期盼。
3 作龍食,停針線——風俗
在古時候,二月二龍?zhí)ь^之日,大家都要吃些“龍食”,認為這樣做能夠引來“龍”,帶來財運和洪福。有些什么“龍食”呢?
“龍鱗”——春餅
唐《四時寶鏡》載:“立春日食蘿菔、春餅、生菜,號春盤。”春餅就是面粉烙的薄餅,卷上一些春天長的蔬菜即可食用。
“龍須”——面條
面條色白形長,真有幾分龍須的模樣,在配上一些自己采的野菜,這“扶龍須”吃下去,不僅寓意長壽如龍,更保佑萬事順利。
“龍眼”——餛飩
混沌皮薄,白里透紅,小小的一個,玲瓏有致,如山中的奇珍異寶。有人稱呼為“龍眼”,雖不貼切,但別有幾番趣味。
除了各種“龍食”之外,二月二這天,忌動針線,據(jù)說動針線會刺破龍目,讓一整年都陷入“識人不清”,“遇事不明”的迷糊狀態(tài)中。
除此之外,龍?zhí)ь^這天還有理發(fā)、炒黃豆,忌洗衣等小風俗,做到的話,都多多少少能添一些福氣。
(責任編輯:蘇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