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移民與屯田固邊

時間:2013-05-20 09:45來源: 作者:嘉峪關市政協(xié) 點擊: 載入中...

河西的村莊


河西老人


河西走廊農(nóng)民用拖拉機收麥子


嘉峪關城樓

 
  河西因在黃河以西而得名,亦稱河西走廊。這里地勢平坦,水草豐美,自古以來就居住著從事畜牧業(yè)兼營農(nóng)業(yè)的各種民族。羌、月氏、烏孫和匈奴等游牧民族是河西早期的居民。秦漢之際,匈奴逐走月氏、烏孫,控制河西。西漢時,經(jīng)過河西之戰(zhàn),匈奴被徹底擊敗,降漢匈奴被西漢政府安置在隴西(今甘肅臨洮)、北地(今甘肅寧縣西北)、上郡(今陜西榆林東南)、朔方(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云中(今內蒙古托克托)一帶,稱為“五屬國”。從此,“金城,河西,并南山(祁連山)至鹽譯(羅布泊),空無匈”。

  為了鞏固、開發(fā)河西,西漢政府不斷從內地移民到河西四郡。移民的主要來源是內地的漢族農(nóng)民,還有一些犯人和被貶謫的官吏。大致分為五類人:一是“關東下貧”,即函谷關以東的貧苦農(nóng)民,這占絕大部分;二是“報怨過當”,即刑事罪犯;三是“悖逆亡道”,即反叛性的政治犯;四是屯墾戍邊的士兵退伍后,接家眷在此落戶;五是某些少數(shù)民族遷居河西。

  西漢的河西移民實邊

  移民的時代,首先在漢武帝時,此后持續(xù)進行。到西漢末,河西四郡達61270戶,28萬多人(《漢書·地理志》)。當時,移民由政府官員分部領護,貸給衣食產(chǎn)業(yè),被安置在國家直接支配的土地上進行墾殖,要向政府繳納較重的封建地租。實際上,這些移民就是國家的佃戶。

  西漢的大規(guī)模移民,使河西地廣人稀的局面得到了根本改變。肥沃的綠洲,勤奮的移民和原有居民的辛勤勞動,加之郡縣的設置,不僅促進了河西的經(jīng)濟發(fā)展,也把封建政治制度和生產(chǎn)關系推行到河西,從而使?jié)h王朝在河西牢牢地站住了腳,加強了邊防,有力地防御了匈奴入侵。

  西漢的河西屯田

  西漢政府向河西大量移民的同時,為充實邊防力量,擴大國家所有的耕地面積,增加賦稅收入,還在河西實行屯田政策。屯田是利用守邊戍卒,一邊墾殖,一邊戍守;一方面當農(nóng)民,一方面當士兵,二者相互結合的一種措施。本來,戍邊是西漢農(nóng)民的徭役之一,因此西漢政府便以戍卒的名義,把大批的內地農(nóng)民調發(fā)河西,讓他們在屯田的名義下守邊和墾田種植。同時,又招募良家子弟,并調撥刑徒等參加屯田。還調發(fā)一些已經(jīng)失去職務的官員,到河西負責屯田事務。所有戍卒在屯戍期間,完全是以農(nóng)民的身份來服徭役的,他們每年應該繳納的賦稅,還必須照常完成。在河西屯田區(qū)內,政府非常重視水利灌溉工作,大量推廣和采用中原地區(qū)進步的生產(chǎn)工具和耕作技術,使用牛耕。因此,農(nóng)作物畝產(chǎn)量和中原地區(qū)相差無幾。

  河西屯田既鞏固了邊疆的安全,也維護了中西交通的暢通,還開發(fā)了河西,加速了西北各民族的融合。從此,河西逐漸成為西北地區(qū)一個比較富庶的地區(qū)。在嘉峪關新城鄉(xiāng)魏晉墓與酒泉果園鄉(xiāng)丁家閘魏晉墓中的畫像磚上,就有漢以及魏晉時期戍邊士卒的屯墾畫面,它們生動地描繪了當時屯墾的歷史情景。文物工作者給它起名《屯墾圖》。圖中,士卒們持盾、矛,在武官的帶領下,排隊行進;緊接著就有士卒扶犁耕地的畫面,充分顯示出當時屯墾已經(jīng)具有相當?shù)囊?guī)模。可以想見,在茫茫戈壁灘上,士卒們一邊守衛(wèi)邊疆,一邊開荒種地,修渠筑壩,把沉睡了多少萬年的土地喚醒,使它變成了塊塊綠洲,他們的功績是不可磨滅的。

  趙充國湟中屯田

  西漢的邊塞,除了西北的匈奴以外,還有分布在西海(今青海一帶)的羌人。西漢初年,羌人是匈奴的附庸。漢武帝擊退匈奴后,在今甘肅令居(永登)縣境修筑長城——令居塞,并在河西據(jù)兩關,列四郡,以隔絕羌人和匈奴的交通。羌人曾和匈奴聯(lián)合10萬之眾攻打令居塞,圍攻罕(音俘旱,在今甘肅臨夏)。西漢政府派李息等率兵10萬征服了羌匈聯(lián)軍,并設護羌校尉,統(tǒng)領羌部。宣帝時,羌人和西漢爭奪湟水流域的牧地,西漢政府派將軍義渠安國鎮(zhèn)壓羌人,激起羌人圍攻金城郡(今甘肅蘭州市西北),雙方處于尖銳的對峙狀態(tài),漢軍進退維谷,處境危險,弄得皇帝席不安枕,坐臥不寧。當漢宣帝劉詢派人向時任營平侯的趙充國請教平亂之策時,年已70多歲的趙充國回言說:百聞不如一見,軍事形勢是很難從遙遠的地方憑估計作出決策的。他表示愿意“馳至金城,圖上方略”,(《漢書·趙充國傳》)解決西羌問題。于是宣帝命趙充國率兵6萬到金城郡,先派出少量騎兵偵察,廣泛搜集情報,并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在未弄清情況之前,不輕易和羌人交戰(zhàn),采取“行必為戰(zhàn)備,止必堅營壁”的策略,漢軍士氣頗高。趙充國根據(jù)實際情況,一方面積極做好防務工作,另一方面力排朝臣非議,冒著丟官問罪的危險,對“羌亂”采取分化和安撫的策略,不主動使用武力鎮(zhèn)壓,使這次在上層貴族脅迫下爆發(fā)的騷亂,在盡量少動干戈和不動干戈的情況下和平解決。于是他按兵不動,只派使臣穿梭于羌人各部之間,進行積極的政治誘導,分化其內部派系。羌人首領對趙充國按兵不動的策略十分恐懼,內部互相埋怨說,趙將軍七八十歲了,善于用兵,想逼他們和我們硬拼是辦不到的。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分化瓦解,趙充國率軍來到先零羌的所在地,先零羌聞之,敗渡湟水,漢軍又進至(音罕)羌所在地。趙將軍命令部隊不許放火燒羌人民居。羌首領靡忘深受感動,歸順漢朝。還有些部族的群眾,自行殺了他們的頭人,扶老攜幼地前來歸附,使這場騷亂逐漸平息了。

  趙充國根據(jù)羌人“易以計破,難用兵碎”的情況以及長期駐守邊防所遇到的問題,提出了留兵屯田、耕戰(zhàn)兩利的策略。在地廣人稀的西北邊塞駐兵作戰(zhàn),軍糧和軍用物資的供應,是最大的困難之一。因為路途遙遠,千里轉運,既給百姓增加了徭役之苦,又往往不能適應戰(zhàn)時的需要。將士們在輾轉沙場的時候,不得不忍受饑餓,有的實際上就是由于饑餓過度而倒下去的。因此,趙充國在青海湟水流域駐兵時,便在軍營試行屯田,要求部隊一面守防,一面墾荒種地,力爭實現(xiàn)“軍糧自給”。他的這一改革措施,當年就收到效益,部隊不僅吃上了自己收獲的糧食,而且還有新鮮蔬菜及自養(yǎng)的禽畜改善生活。

  趙充國屯田湟中,相機進攻,大批羌人,從此以后,一部分羌人逐漸內遷,在金城、隴西一帶和漢人雜居。為紀念趙充國屯田戍邊的歷史功勛,漢宣帝特命把他的畫像掛在未央宮的麒麟閣上,位居第三。漢成帝又特命著名文學家楊雄為趙充國畫像并題寫了一篇頌詞,追念他在邊疆屯田戍邊的功績,其中寫道:“在漢中興,充國作武,赳赳桓桓,亦紹厥后。”

  唐代屯田

  唐代全國范圍的屯田,始于高祖武德時?!缎绿茣?middot;竇軌傳附竇威傳》記載,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益州行臺左仆射“始屯田松州”。又據(jù)《通鑒》卷一百九十載,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并州大總管長史竇靜上表:“請于太原置屯田以省饋運。”《舊唐書·河間王孝恭傳》亦載,武德中李孝恭于荊州“開置屯田”。其后,唐政府在全國各地陸續(xù)開始屯田。

  唐在西北屯田,始見于《舊唐書·吐蕃傳》:“貞觀中,李靖破吐谷渾,侯君集平高昌,阿史那社爾開西域,置四鎮(zhèn)……于是歲調山東丁男為戍卒,繒帛為軍資,有屯田以資糗糧,牧使以娩羊馬。大軍萬人,小軍千人,烽戍邏卒,萬里相繼,以卻于強敵”。這里,沒有明確指出屯田的具體年代和確切地點。而史傳所載,河隴屯田到武則天時已頗具規(guī)模,至唐玄宗時更為興盛。據(jù)《唐六典》載,玄宗時河隴屯田共計348屯,其中隴右道屯田計172屯,河西屯田計98屯(缺西部瓜沙數(shù)州),錄、會、原、涇諸州屯田計78屯。唐代士兵戍邊者,大曰軍,小曰守捉、城、鎮(zhèn),隴右屯田當以軍鎮(zhèn)戍卒為主,其次是州郡屯田和監(jiān)牧屯田。

  唐代屯田的單位稱“屯”,《唐六典》記載,大者50頃,小者20頃。軍屯多在邊地,地廣人稀,當以50頃為一屯;而郡縣屯田隸司農(nóng)寺,或以20頃至30頃為一屯。屯田有考核標準,即根據(jù)土地之良薄,年景之好壞,而定為3等,以收獲量的多寡為考核標準。每屯設有屯官、屯副,其人選的條件一是善農(nóng)事,二是有書判(即處理文書的能力),三是堪理務(即有行政能力)。至于一屯田多少戍卒耕種,史無記載。根據(jù)漢代邊地屯田每人20畝至40畝不等和《通典》中記載幽州鹽屯每屯配50人的數(shù)量推算,唐時河西軍屯每屯應不少于50人。此外,還有耕牛的配給,主要依據(jù)屯田具體地方土質的軟硬,耕墾用力多少而定。川澤平原土軟處每1.5頃配牛一頭,土質堅硬處1.2頃配牛一頭。唐代河西屯田與西漢等朝代的屯田目的略有不同。西漢在河西推行屯田主要是使勞力與土地大規(guī)模地結合起來,使荒涼的河西變成繁榮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區(qū)域,從而更有效地控制河西地區(qū)。

  唐代的河西屯田主要目的是滿足軍糧供應,但客觀上卻對河西農(nóng)業(yè)開發(fā)等方面起了非常積極的作用:一是屯田為河西農(nóng)業(yè)開發(fā)增加了大批勞力。據(jù)《新唐書·地理志》記載,開寶年間河西甘、涼、肅、瓜、沙四州合計人口為172,086人;另據(jù)《舊唐書·地理志》記載,涼州以及吐谷渾部落等八州府有人口17,212人,加上這部分,河西共有在冊人口189,298人。按《通鑒》卷二百一十五胡注,河西各地屯軍“兵七萬三千人”。這樣算下來,河西屯軍占在編人數(shù)的26%。如果再加上民屯勞力,河西屯田為河西農(nóng)業(yè)開發(fā)提供了半數(shù)左右的勞力,這個比例是相當可觀的。二是開墾了大量耕地。據(jù)《新唐書·地理志》等史料統(tǒng)計,唐代河西僅軍屯就有耕地約合今50萬畝左右,民屯的耕地也為數(shù)不少,只是史無記載。三是獲得較好收成,促進了河西農(nóng)業(yè)的繁榮。早在武周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陳子昂途徑河西,后來寫了《上西蕃邊州安危事三條》,其中談到河西屯田的收獲說,涼州倉儲6萬余石,甘州倉儲40余萬石,畝均1石。這只是“人功不備,猶有荒蕪”情況下的產(chǎn)量。所以,陳子昂又講:“今若加兵,務窮地利,歲收三十萬不為難得。”河西屯田的成效,促進了河西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的繁榮。四是創(chuàng)造了以軍養(yǎng)軍的成功之路,獲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河西屯墾為鞏固邊防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解決了邊軍的糧秣,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反過來,邊防得到鞏固,民族關系也隨之得到調整,社會得到了安定,從而為河西屯田的發(fā)展和河西的全面開發(fā)進一步創(chuàng)造了條件。

  明代屯田

  明王朝為了加強國防,在全國遍設衛(wèi)所制度,衛(wèi)所有固定兵額,每衛(wèi)5600人,每所1120人,全國總計329衛(wèi),總兵力170多萬。如此龐大的軍隊,后勤供應就是很大的問題。于是,明朝統(tǒng)治者吸取前代經(jīng)驗,設立了衛(wèi)所士兵屯田的制度,規(guī)定正軍三分守城,七分屯墾,衛(wèi)所與屯田相結合,以屯墾自給。當時,明朝為了加強北部邊疆的防務,在長城沿線設置了9個鎮(zhèn),其中河隴地區(qū)就占了3個鎮(zhèn):寧夏鎮(zhèn)、固原鎮(zhèn)、甘肅鎮(zhèn)。河隴三鎮(zhèn)處于西北邊陲,駐軍十七八萬,由于交通不便,運輸困難,供應問題就更大,屯田便顯得更加重要。尤其是甘肅鎮(zhèn)地處河西,既防御已被趕到北方但不甘心失敗的蒙古族勢力,又要扼制西域,還要阻隔蒙古與吐蕃的聯(lián)系,地理位置和軍隊的作用十分重要,所以明王朝對河西的屯田非常重視。據(jù)《河西志》記載,明朝初年,朝廷大量從山東、山西、河南、陜西等地向河西移民屯墾。凡來者,“每人授田五十畝,又給牛只,籽種,教以種植方法。嘉靖年間,挑選頭等精壯屯丁二萬五千多名,分駐各地堡屯墾,每大堡設屯長一人,屯副一人,小堡只設屯長一人,平日冬操夏耕,有事則戰(zhàn),無事則耕。”

  由于實行屯田制度,使當?shù)鼗奶锏玫搅舜罅康拈_墾,使邊地原來以畜牧業(yè)為主的經(jīng)濟過渡到以農(nóng)業(yè)為主,同時,軍民收獲有所增多,這樣又減少了軍需運輸之勞,減輕了人民的勞役和賦稅負擔。到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涼州、西寧、永昌、肅州、莊浪衛(wèi)所的正軍已做到了自給有余。由于邊防的加強和鞏固,又使內地移民與邊疆各族能在經(jīng)濟上取長補短,生活上互相影響,安定了邊疆并且使中西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絲綢之路得以暢通。

  古代的屯田傳統(tǒng),在新中國又被邊疆省區(qū)的生產(chǎn)建設兵團所繼承和發(fā)揚光大,至今還在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

  河西移民與山西大槐樹

  河西地區(qū)的許多居民中,很早就流傳著一個關于自己先祖是從山西大槐樹遷來的故事。據(jù)《高臺縣志·大槐樹移民考》一文記載:“本縣許多人都說自己的老家在山西大槐樹。據(jù)文獻資料及實地考察,山西移民,歷史上確有其事。”

  元朝末年,戰(zhàn)亂頻仍,民不聊生,社會經(jīng)濟遭到嚴重破壞。明初,華北大平原上荒草遍野,老百姓流離失所,大部分地區(qū)“積骸成丘,居民鮮少”,社會發(fā)展緩慢。明王朝認識到,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任其發(fā)展下去,對剛剛建立起來的明王朝十分不利。當時的山西是蒙古貴族名將察罕帖木兒及其義子擴廓帖木兒(俗稱王保保)的根據(jù)地,他們憑借山河之險,幸免戰(zhàn)亂,社會還比較安定。正因為如此,山西生民繁衍日盛,加之大量難民流向山西,那里已是人滿為患,究竟怎么辦呢?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八月,朝廷的戶部郎中劉九皋說話了:“古者狹鄉(xiāng)之民,遷于寬鄉(xiāng),蓋欲地不失利,民有恒業(yè)。今河北諸處,自兵后田多荒蕪,居民鮮少。山東西之民,自入國朝,生齒日繁,宜令分丁徙居寬閑之地,開種田畝。如此,則國賦增而民生遂矣。”明太祖對戶部侍郎楊靖曰:“山東地廣,民不必遷,山西民眾,宜如其言。”于是遷山西澤、潞兩州民之無田者,往彰德、真定、臨清、歸德、太康諸處閑曠之地,令自便置屯耕種,免其賦役三年,仍戶給鈔二十錠,以備農(nóng)具。”向隴右、河西移民也大抵在這個時期。由于實行休養(yǎng)生息的政策,所以“太祖時徙民最多”。明永樂年間,雖有移民,但次數(shù)較少。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十一月之后,“移徙者鮮矣”(據(jù)《高臺縣志》)。

  關于這方面的情況,民國年間的《洪洞縣志》和《增廣洪洞縣大槐樹志》也有記載。明初,從山西移民,凡是出移的各府州縣老百姓,都要先集中到洪洞縣,然后再遷徙各地。因而洪洞縣移民不只是洪洞一縣,而是山西各地都有。洪洞地處晉南,交通十分方便。洪洞縣賈村當時有一古剎廣濟寺,寺旁有一棵高大的槐樹,樹冠如巨傘。明王朝在廣濟寺設局駐員,負責登記、遷散移民事宜。當時移民,還有很大強迫性——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我們的老窩。”當?shù)氐睦习傩张e家遷移時,扶老攜幼的生民哭聲震天,其聲令人不堪卒聽,其狀慘不忍睹。有的人遭到押送酷吏的鞭抽腳踢,有的小孩及其父母更遭到官吏的棍棒呵斥,更有甚者是誰不愿離開故土,就地抄家,逼得全家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當移民們一步一回頭地離開曾經(jīng)養(yǎng)育過他們的這塊熱土的時候,在最后一瞥中尋找家鄉(xiāng)最有紀念意義的標識物時,就只有一棵大槐樹了。于是,槐樹從此就成了山西移民祖祖輩輩互相傳遞的“接力棒”,一代一代相傳。至今,已經(jīng)有五六百年。

  現(xiàn)在,洪洞縣人民政府在原先的廣濟寺舊址上建了“大槐樹公園”,園內豎一石碑,上書“古大槐樹處”五個大字。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新聞
  • 文博紀錄片|《河西走廊之嘉峪關》
  • 祁連山下:追尋匈奴人遠逝的蹤跡
  • 金城賦
  • 金城賦
  • 漢簡:河西漢塞軍事生活的寫照
  • 清水鳳凰城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