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孜克里克千佛匯

時間:2011-12-28 02:03來源:新疆都市報 作者:蔣小寒 侯菲 點擊: 載入中...

  行走在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每種文化都有自己獨特的傳承方式,例如文字、圖像、音樂等,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則是以壁畫的形式得以保存。壁畫見證了佛教文化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以及它的形成、繁榮和衰落,而當時佛教文化脈絡至今依然清晰可見。因為不是研究者,記者也只能泛泛地走一遭。

  洞窟的街市

  洞窟是文化流傳和保存的一種獨特方式,吐魯番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是中國乃至世界聞名的佛教洞窟。

  通往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只有一條窄窄的、鋪設還算平整的路,路邊巍峨聳立著的,就是火焰山了。在路與山之間的河溝里,偶爾會架起一座不知通向何方的橋。天空有些昏黃,風從遠方穿越而來,仿佛要下雨了一般。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鑿刻在吐魯番木頭溝的懸崖上,凡觀光處都用鐵欄桿圍合起來,防止有人掉下幾米深的河溝里去。大門左邊有幾只駱駝孤傲地站著,不停地反芻。

  到洞窟的路都是挖出來的,僅能并排容下兩個人。

  在尚未正式進入到洞窟的世界前,先有幾個小型的裸窟立在土坳上,到近處再看,只是在山崖上挖掘出的兩個壁龕,里面什么也沒有。但它們像是引子,即將引領人們進入一個洞窟的“街市”。

  下到與洞窟平行的地面上才發(fā)現(xiàn),窟群占用的面積的確不小,呈一個弧度不大的扇形,像一個小型庭院,有磚筑的半米高的院墻。洞窟前鋪著地磚,河溝下面是一塊平整的土地,種著吐魯番的“名片”——葡萄!一間小房屋坐落在葡萄架旁,那是守護員的“家”。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窟群分三層修建,目前可參觀的是最低的一層。

  遠遠望去,一個個洞窟像人們曾經(jīng)生活過的窯洞,張著口,等待人們進去探尋,給人一種神秘的莊重感。

  每座洞窟都被標上了序號,以便研究和考古之用。一路走過去,門挨著門,古舊的感覺讓人仿佛進入了古玩市場。

  直到真正進入洞窟之后才能發(fā)現(xiàn),在黃土修建的樸素外表后面隱藏著怎樣厚重的文化。

  有些洞窟里呈“U”字型,兩面的墻壁如同彩繪世界。這些始建于公元6-7世紀南北朝期間的洞窟,經(jīng)歷了唐、五代、宋、元長達7個世紀,能保存至今,除了當時對礦物顏料的選用、泥土攪拌時的精工,還有各個朝代嘔心瀝血、誓死捍衛(wèi)的保護者們的功勞。

  游走在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就像漫步于安靜的街市,只不過受訪者不是商品,而是承載文化的洞窟罷了。

  佛的國

  “柏孜克里克”在維吾爾語中有“山腰”之意,因窟群散布在河谷的斷崖上而得名。

  這是真正的“佛的國”,每個洞窟中都有大量的宣揚佛教文化的壁畫,有的洞窟甚至滿是壁畫,例如,其中一窟就是由彩繪而成的上千個相同的小佛像組成,彩繪的佛祖微閉雙眼,莊嚴肅穆。

  為了保護文物,遺址內(nèi)不能有光影的照射,這就是為什么洞窟內(nèi)不讓拍照的緣故。大家只能站在壁畫的海洋里觀看,在心里臨摹。

  每個洞窟都有穹頂,壁畫自離地1米多高的地方而作,延伸到穹頂,再從穹頂頂部連綿而下至另一個側(cè)壁。彩繪的色彩多以青、藍、赭石、黃為主,只有對中國古代繪畫藝術(shù)以及佛教教義深刻理解的畫匠,才能有如此巧奪天工的技法。

  而壁畫內(nèi)容多以佛像類、菩薩像類、羅漢像類居多,佛祖像威嚴神圣,或站、或坐,臥佛很少。“佛祖”們衣袂飄逸、神態(tài)安詳、無欲無求,參觀者不覺會虔誠地頂禮膜拜。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是新疆境內(nèi)較大的佛教石窟寺之一,以宣揚佛教文化為主,為史學家們研究西域文化史、佛教史等其他相關歷史提供了豐富的研究材料。 (責任編輯:鑫報)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quán)??|?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quán)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