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伏羲文化”與“李氏文化”的關(guān)系(3)

時間:2011-12-27 19:13來源:隴西李氏文化網(wǎng) 作者:范三畏 點擊: 載入中...

  "李"氏之淵源,其出于皋陶作大理而實關(guān)乎虎,已如上所揭示。現(xiàn)在再看其淵源的第二說,即出于老子李耳的說法,是否也與虎圖騰有關(guān)。

  虎有李耳之稱,或說黑虎、母虎稱作李耳,上文已有詳證,至于老子的另一名號 (《史記》認為是溢號,可疑)"老聃",劉堯漢先生也詳證它有可能即古羌戎語活化石的彝語之“喇他"或"拉塔"一一前者意為"虎頭",后者意為"虎辰"。其實,"喇他" 與"拉塔"音無不同,"虎頭"與"虎辰"義本一貫,因為一年之辰起頭于寅月,一日之辰起頭于平旦(寅時),子為一陽初始,寅為三陽開泰。由老子又"字伯陽"來看,解"老聃"為"虎頭"亦可,而解為"虎辰", 似更恰當一些:"老子取此名,可能表示他自己是虎年或虎日這個祥年吉日所生"。同是楚人的屈原,以生于寅月寅日而自豪, 倒可以形成有趣的對照。

  然而,更為有趣的還是,老子名李耳,"李耳"是黑虎,是雌虎,在老子的哲學中,恰恰就有著牢固的"知其雄,守其雌"與"知其白,守其黑"的思想(第二十八章)。

  老子之名、字、號既然皆關(guān)乎虎,至此已不必疑,何以在《莊子·天運》與《史記·老子傳》中,卻記載著孔子見老子以后,嘆息老子"其猶龍邪",豈不啟人疑竇?此一則在春秋季世,由于農(nóng)業(yè)早已代替了過去獵牧業(yè)的地位,故龍的地位早已顯赫于虎,神秘于虎,這一點在《左傳·昭公十七年》的"大媳氏以龍紀"一語中即可看出。前已言"皋"義為虎,然則"大白皋"即為大白虎之義,但是事實上,大白皋氏不知何時早已是"以龍紀(官)"了。二則取喻之辭,非必有取于圖騰也,有取于圖騰,便非比喻,此言"猶龍",則臨時取龍為喻之義至為明顯, 應與圖騰無關(guān)。

  綜上所述,"李"氏來源的兩說,不僅都與虎圖騰有關(guān),而且簡直可以說,虎圖騰才是姓氏之"李"的真正根源,而其他一切舊說則都是流而非源。

  【注釋】

  ①"伏羲"之同音、近音異寫頗多,如"炮戲"即其一種。"伏"可記作"包""苞""雹""炮""庖,"等,而民間習稱暴雨、雹雨皆曰"白雨",此稱且見于雅文學的古典詩詞;西南羌戎遺裔各族至今仍呼白色為"跑"或"伏";又祀奉白虎的白族自稱"白子",據(jù)考即古之"服夷",此悉"伏"古讀"白"之證。至于"戲"字本蒙有虎頭,且有"虎"讀,于古文中習見的嘆詞 "於戲"正讀作"嗚呼"即可見出;又"社 戲"在甘肅甘谷土話中至今仍讀"社虎", 筆者曾詳考"甘谷"義為"彪谷"。"虎甘"即白虎,其地古稱伏羌,有朱國山、古(虎)坡、古(虎)風臺、羌甘 (虎甘)峪、狐槃(虎白)坪等伏我白虎傳說遺跡。

 ?、凇端囄念惥邸肪砭攀拧断槿鸩肯?middot;騶虞》。

 ?、?quot;鹿求其子,虎廬之里;唐伯李耳,貪不我許",見《易林·隨之否》;"李耳匯[猥]鵲,更相恐怯,偎爾以腹,不能距格",見《易林·比之豐》。

 ?、堋稘h書》顏注:"‘檡' ‘菟',并音塗。"

 ?、萸既终Z中往往有漢語詞的倒讀,至今彝語支、藏語支語匯中仍有遺留。

  ⑥《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北經(jīng)》言騶吾"尾長于身";郭注引《逸周書》言酋耳"尾參(叁)于身","酋耳"實即"騶虞(吾)"之轉(zhuǎn)音;又《尚書大傳》言怪獸虞"尾倍于身"。以上所描寫者實皆一物。

  ⑦楊慎《升庵全集》卷九十一《龍生九子》:"四曰狴犴,形似虎,故立于獄門。“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guān)新聞
  • 甘肅古建筑丨王城堡魁星閣
  • 【溯源甘肅】懸泉置:驛站小人物與歷史大事件
  • 甘肅,真正的千面女郎!
  • 甘肅渭源:讓古老“光影”藝術(shù)薪火相傳
  • 甘肅張掖:九曲黃河燈陣亮燈迎客
  • 航拍甘肅張掖鐘鼓樓 燈光璀璨慶新春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quán)??|?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wù)??|?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luò) 版權(quán)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