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為什么被稱為北京的“東大門”

時間:2016-12-02 08:01來源:大西北網(wǎng)-北京晚報 作者:戶力平 點擊: 載入中...

    通州已正式成為北京行政副中心,各市屬行政事業(yè)單位將整體或部分遷入,通州區(qū)也因此受到廣泛關(guān)注。通州區(qū)位于京杭大運河北端,歷史上為交通要沖和漕運倉儲重地,被視為“水陸之要會,畿輔之襟喉”,堪稱“京師屏障”,素有“一京、二衛(wèi)、三通州”之美譽……

    “通州”之名取自“漕運通濟”之意

    清代《光緒通州志》記載:相傳遠在顓頊、帝嚳時代,這里屬畿內(nèi)地;堯、舜、夏、商、周時期分別為冀州、幽州、燕所轄;秦朝隸屬漁陽郡,到了西漢正式設(shè)縣建治,始稱路縣,東漢改路縣為潞縣。金天會三年(公元1125年),廢燕山府改置燕京路析津府。金海陵王完顏亮即位后,于天德三年(1151年)四月頒布詔書決定自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阿城南白城子)遷都燕京,隨后在遼南京城(今北京)的基礎(chǔ)上興建中都城。為保證中都糧食等物資的供給,金海陵王還下旨開辟漕運,即利用金口河引永定河水,開鑿東至今天通州一帶的運糧河。遂在潞縣設(shè)刺史州,因是運糧河北端的終點,故取“漕運通暢周濟”之意稱“通州”,意為漕運為金都糧道,千萬不能堵塞。800年來,通州地區(qū)一直是漕運及倉儲重地。

    忽必烈定都北京后,元大都成為全國政治與文化中心,城市規(guī)模和人口不斷增加,為保證大都的糧食供給,仍靠漕運將江南糧賦運入京師。但糧食從北運河運至通州后,還得再通過陸路運至京師,非常不便,所以忽必烈令郭守敬主持修建漕運河道。自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開工,歷時一年多完成。

    漕運河道開通后,江南的糧船可直接行駛到積水潭東北岸的碼頭。據(jù)傳,為了察看漕運情況,忽必烈乘船自積水潭沿玉河向東巡視,但見河道越來越寬闊,碧水之上運糧船只浩浩蕩蕩首尾銜接,形成了“南來北往船如梭,處處欣聞號子歌”的壯觀景象,他問隨駕官員:“如此暢通之河渠,以何而稱?”隨行官員言道:“此河尚未命名,請萬歲恩賜!”忽必烈站在船頭,看著來來往往的漕運船只,即興將此河賜名為“通惠河”,意為此河永遠通達,惠及大都。漕運的發(fā)展使通州的地位益加重要,成為享譽全國的漕運倉儲重地。

    “潞縣”乃通州之別稱

    據(jù)《北京市通縣地名志》載:“西漢初(公元前206年)置路縣治于此(今通州區(qū)潞城鎮(zhèn)古城村),東漢改路為潞,縣從水名(潞河、潞水,即今白河),漁陽郡治曾置此,曾建有土城,始稱潞城。東漢建武中(公元40年前后)……成為普通聚落,因曾為潞縣故城,故名。”由此可見,歷史上今天的通州大部分地區(qū)曾為古代潞縣所轄之域。

    經(jīng)考古發(fā)現(xiàn),西漢于今通州區(qū)境所置路縣,其治所在今通州區(qū)城東八里古城村一帶。王莽篡漢后,改路縣為通路亭,屬通路郡。東漢建立后,廢王莽新朝所改名稱,恢復(fù)西漢舊稱,但改“路”為“潞”,始稱潞縣。三國時,潞縣歸曹魏版圖。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潞縣為玄州治所。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廢玄州,潞縣屬幽州。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幽州改為范陽郡,潞縣仍屬。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范陽郡復(fù)稱幽州,潞縣所屬亦隨之而改。唐代遷縣治于今通州城區(qū)。

    金初,潞、漷陰二縣隸析津府。至貞元年(1153年)漷陰縣直屬于中都路大興府。天德三年,潞縣為通州治所。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通州及所領(lǐng)潞、三河二縣隸屬于大都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將徐達攻占元大都,改名北平,并改元大都路為北平府。同時潞縣入通州,從此潞縣之名變成歷史地名。民國元年(1912年)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通州改名通縣。如今通州區(qū)尚有潞城鎮(zhèn)建治,位于城區(qū)東部,運河與潮白河之間,有通州“發(fā)源地”之稱,其所轄古城村即為古代潞縣故城所在地。

    通州為北京的“東大門”

    通州東瀕北運河,西距京城咫尺之遙,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理所當然地成為出入京城的東大門。《永通橋碑記》載:“通州在京城之東,潞河之上,凡四方萬國貢賦由水道以達京師者,必萃于此,實國家之要沖也。”早年間無論來往北京的官員,赴京應(yīng)試的舉子,還是南來北往的商客,甚至外國來華的使臣,大多自運河而來,在通州棄舟僦車(轎子)進京,所以通州歷史上就被稱為北京的“東大門”.

    有學(xué)者考證,《紅樓夢》第三回所寫林黛玉“棄舟登岸”之地,便是通惠河的張家灣碼頭(另說大通橋碼頭)。據(jù)傳曹家曾在張家灣開有當鋪,所以曹雪芹對通州及運河沿岸較為熟悉。林黛玉北上投親戚走的就是京杭大運河,終點站是通州府張家灣,再換乘車馬進城,由此曹雪芹筆下便有了“黛玉自那日棄舟登岸時,便有榮國府打發(fā)了轎子并拉行李的車輛久候了……”的描述。

    當年清廷到東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境內(nèi))祭祖時也曾經(jīng)過通州。據(jù)傳有一年乾隆皇帝到東陵祭祖,令大臣劉墉隨駕。當行至通州城時,乾隆皇帝想起不久前南巡時去過的江蘇通州,便對劉墉說:“此地稱通州,但不久前朕還去過一個通州,大清有兩個通州呀?”劉墉解釋道:“這是直隸之通州,也稱北通州,萬歲所巡視之通州,為江蘇通州,也叫南通州”.乾隆皇帝想,何不以兩個“通州”為題出一聯(lián)?于是說道:“劉愛卿,朕有一聯(lián),你若能對得上有賞。對不上便有一罰!”劉墉知道這是有意難為他,但又不敢抗旨。乾隆皇帝言道:“我這上聯(lián)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劉墉抬頭看了看通州街頭,見當鋪較多,隨即對出了下聯(lián):“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見這下聯(lián)對得極為工整,乾隆皇帝當即取下手上一個碩大的翡翠扳指賞給了劉墉。

    一枝塔影認通州

    在通州城區(qū)北部的大運河畔,矗立著一座高大的古塔,這就是通州的標志性建筑燃燈舍利塔,也是大運河北段之突出標志,“古塔凌云”曾被列為明代“通州八景”.

    燃燈舍利塔原為佑圣教寺塔,始建于南北朝北周宇文時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康熙十八年(1679年)地震,其身傾圮,發(fā)現(xiàn)一顆佛牙與數(shù)百粒舍利,重修時又將佛牙與舍利放入塔中,故被稱為燃燈舍利塔。

    據(jù)《古韻通州》記載:燃燈塔原高56米,基圍38.4米,直徑11.6米。為磚木結(jié)構(gòu),密檐實心,八角形十三層,須彌座,雙束腰,各面均嵌有精美磚雕,花紋非常精細。塔身各角雕有佛像,各具姿態(tài)。每椽懸風(fēng)鋒(銅鈴)一枚,共2232枚,每枚外壁刻有善男信女的姓名。在十三層正南一面斗拱間有一塊磚制詩碑由修塔僧篆刻七律一首,詩曰:“無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認通州”.該塔距運河僅三百米,其塔影垂映河中,景色十分美麗,乾隆皇帝曾賦詩句“郡城塔景落波尖”贊嘆其美。

    京東勝跡“永通橋”

    永通橋在通州鎮(zhèn)西邊的通惠河上,因東距通州治所八里,俗稱八里橋。遠望此橋如長虹臥波,月輪墮水,故有“長橋映月”之稱,為“通州八景”之一。該橋是京東入城咽喉,曾有“陸運京儲之通道”之稱。它與京西盧溝橋、京北朝宗橋、京東南馬駒橋合稱拱衛(wèi)京師四大橋。

    永通橋最初是一座木橋,因通惠河坡度較大、河水湍急,常將木橋沖毀,影響交通,因此有內(nèi)宮太監(jiān)李德奏于明英宗,建議于此地建石橋,英宗準奏。正統(tǒng)十一年(公元1446年)十二月石橋竣工,英宗賜名“永通橋”.該橋南北走向,長50米,寬16米,其造型極為特殊。中孔特高,達8.5米,寬6.7米,兩邊的孔僅高3.5米,相差懸殊。這種構(gòu)造是專為漕運需要設(shè)計的。通惠河運糧船多為帆船,如建造普通形式拱橋,勢必阻礙漕船的航行,為此工匠們將橋的中孔建造得相當高聳,漕船可直出直入,故有“八里橋不落桅”之說。

    清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九月,英法聯(lián)軍自天津向北京逼近,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下,自通州郭家墳分三路向八里橋一帶猛撲。清朝軍隊在僧格林沁率領(lǐng)下與英法聯(lián)軍近兩萬人在永通橋上浴血奮戰(zhàn),用大刀長矛、血肉之軀英勇阻擊洋槍洋炮,血染通惠河,這就是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八里橋之戰(zhàn)”,至今在古橋護欄上尚留有當年炮彈轟擊的彈痕。

(責(zé)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guān)新聞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quán)??|? 免責(zé)條款??|? 廣告服務(wù)??|?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luò) 版權(quán)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