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剎海為什么叫什剎海?

時間:2015-11-03 08:01來源:大西北網(wǎng)-北京晨報 作者: 點擊: 載入中...

什剎海

 

    “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這是《帝京景物志》中對什剎海的贊美。什剎海是老北京內(nèi)城唯一一處具有開闊水面的開放型景區(qū),因風(fēng)光秀麗,被譽(yù)為“北方的水鄉(xiāng)”.


    然而,為什么老北京給這片水域起了個什剎海的怪名字呢?歷來眾說紛紜。


    一般認(rèn)為,這里曾有“九庵一廟”,共為十剎,所以稱為什剎海。但也有人認(rèn)為,這里水域分岔多,本名為“十汊海”,以后訛為什剎海。清代名臣張之洞則稱它為“石鍤海”,鍤即閘,石鍤是指前海西口建有響閘。


    其實這些說法都靠不住,歷史上這里確有很多寺廟,但同時期根本湊不齊十剎,且很多寺廟建立時間晚于什剎海得名。且什剎海水域分岔并不多,遠(yuǎn)遠(yuǎn)不到“十汊”的規(guī)模,至于有石閘的河流,更是多如牛毛,從來未聞“石鍤海”之說。


    什剎海源頭在今山西省寧武縣桑干河與內(nèi)蒙古興和縣洋河匯合而成的永定河故道,穿過今北京城區(qū),后因高粱河堙塞,積水成湖,這是什剎海的雛形。宋代時,為了興師進(jìn)攻遼南京,宋琪所在的宋軍利用高粱河一帶湖泊構(gòu)成阻隔遼方援兵的屏障,金代時,因湖中生長著白蓮,人們稱其白蓮潭,后成為金中都的漕運碼頭。


    13世紀(jì),蒙古滅金,京城原有宮殿毀于大火,元世祖忽必烈決定另建一座新都城。什剎海是元大都規(guī)劃設(shè)計的最基本依據(jù)之一。全城自北向南的中軸線是緊傍積水潭而選定的,大都城四面的城墻位置是依積水潭東南岸的距離而建的。元朝曾依托這一片水域在東岸確定了都城建設(shè)的中軸線,什剎海始成為元、明、清三代城市規(guī)劃和水系的核心。


    為解決糧食供應(yīng)問題,什剎海成了漕船渡口,作為大運河北端終點站,因而大大擴(kuò)大了什剎海的水域,所以有“先有什剎海,后有北京城”之說,元人黃文仲在《大都賦》中寫道:“揚(yáng)波之櫓,多于東溟之魚。馳風(fēng)之檣,繁于南山之荀。”可見當(dāng)時繁華程度。


    明代建國后,初期首都定在南京,無需漕運,故什剎海漸漸荒廢,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無暇整治,漕運渡口改到通州,什剎海湖面漸漸縮減,成了風(fēng)景區(qū)和居住區(qū),隨著富貴人家紛紛遷住于此,各種寺廟亦修建起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一個大寺就叫“什剎海”.


    《帝京景物略》中說:“京師梵宇,莫十剎海若者方五十畝,室三十余間,比如號舍,木扉磚牖,佛殿亦分一僧舍,不更廣也其創(chuàng)作者。”意思是:京師佛寺沒有一座像十剎海這樣簡約的,它占地50畝,有三十多間房屋,每間如同科舉考試時的號舍一般狹窄,門窗是尋常的木制磚砌,寺中的佛殿也只是占用了一間僧房而已,并不比別處寬敞。這是贊美它簡樸、苦修,不事奢華,符合佛家本意。


    該寺位于德勝門內(nèi),初名十剎海,后改名什剎海。在佛教中,海比喻真理廣闊無邊,推其本意,十并非實際數(shù)字,而是近似于“十善”“十惡”,表示眾多,眾多剎那則成海,有玄機(jī)的意味。


    由于這座寺廟非常有名,逐漸變成了地名的代稱,這可能才是什剎海得名的真正源頭。


    本文材料主要引自《北京地方志·人民生活志》

(責(zé)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guān)新聞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hù)隱私權(quán)??|? 免責(zé)條款??|? 廣告服務(wù)??|?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luò) 版權(quán)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