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華表
如今,到天安門廣場的游客大多都會到華表前留個影。位于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不僅是天安門廣場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更被視為北京乃至中國的象征。其實,如此威嚴壯觀、高高矗立的華表,最早源自一種用來納諫的木柱,名曰誹謗木,其造型是在一根柱上橫釘一塊木牌。相傳在4000多年前的堯舜時代,朝廷門前都要豎立這么一根誹謗木,便于百姓在上面書寫諫言,針砭時弊。
古代的“納諫之柱”為何用誹謗二字冠名?翻看《現代漢語詞典》不難發(fā)現,誹謗并不是一個好詞,其詞語的解釋是“無中生有,說人壞話,毀人名譽”.然而,在中國古代,“誹謗”二字本不是一個單純的貶義詞?!墩f文》中曰:“放言曰謗,微言曰誹”,也就是說,公開表達不滿叫做謗,私下表達不滿叫做誹。而且,誹謗一詞本身還含有“進諫”之意。《漢書·賈山傳》:“其所以莫敢告者何也?亡養(yǎng)老之義,亡輔弼之臣,亡進諫之士,縱恣行誅,退誹謗之人,殺直諫之士”.《周書·柳虬傳》:“伏惟陛下則天稽古,勞心庶政。開誹謗之路,納忠讜之言”.宋代的宋祁在其所撰的《絕禁忌篇》中也曾提及“秦暴漢雜,禁忌始興,誹謗坐誅,妖言有法……”顯然,古人將“納諫之柱”稱為誹謗木貼切得幾乎無可替代。
誹謗木也叫謗木、桓表、華表木。《淮南子·主術訓》中有“堯置敢諫之鼓,舜立誹謗之木”的記載?!逗鬂h書·楊震傳》中有“臣聞堯舜之時,諫鼓謗木,立之于朝”的說法。那么,堯舜時代的“誹謗木”具體是什么樣式?據晉代崔豹的《古今注·問答釋義》記載:“程雅問曰:‘堯設誹謗之木,何也?’答曰:‘今之華表木也。以橫木交柱頭,狀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蛑^之表木,以表王者納諫也,亦以表識衢路也’”. 可見,當時的“華表”為木制,既可以讓人進諫,書寫人們對時弊的觀點、看法,供王者采納,同時還可以標明路衢,指示交通,相當于今天的道路指示牌。誹謗木之所以被稱為桓木或桓表,據《漢書·酷吏傳》如淳注曰:“舊亭傳于四角面百步筑土四方,上有屋,屋上有柱出,高丈余,有大板貫柱四出,名曰桓表”.“所治夾路,兩邊各一桓”.師古注曰:“桓表,即華表也”.
對于誹謗木的作用,《史記·孝文本紀》中云:“古之治天下,朝有進善之旌,誹謗之木,取諫之鼓。所以通治道而來諫者”.《呂氏春秋·不茍論》中也記載:“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guī)矩;人主欲自知,則直士。故天子立輔弼,設師保,所以舉過也。夫人故不能自知,人主猶其。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務在自知。堯有欲諫之鼓,舜有誹謗之木,湯有司過之士,武王有戒慎之鼗,猶恐不能自知。今賢非堯舜湯武也,而有掩蔽之道,奚繇自知哉!”漢文帝劉恒還曾頒發(fā)過《漢文帝二年除誹謗法詔》,警示眾臣切勿動輒以“誹謗”言罪阻塞圣聽:“古之治天下,朝有進善之旌,誹謗之木,所以通治道而來諫者。今法有誹謗妖言之罪,是使眾臣不敢盡情,而上無由聞過失也。將何以來遠方之賢良?其除之。民或祝詛上,以相約而后相謾,吏以為大逆;其有他言,吏又以為誹謗。此細民之愚,無知抵死,朕甚不取。自今以來,有犯此者勿聽治”.
由木頭制作的誹謗木演變?yōu)榈窨叹毜氖?,形成蟠龍纏繞的華表,據考始于漢代。從東漢開始,華表漸漸地出現在陵墓前,成為“墓表”或“神道石柱”.南北朝時期,陵墓前使用華表更為流行,其形制上也已經與明清時期陵墓前的華表沒有什么差別。唐宋時期,華表作為路標的功能逐漸消失,逐漸演變?yōu)橄笳餍越ㄖ⒂诨蕦m、皇陵等建筑的前面。在歲月的流逝中,華表已經完全失去了其最早的納諫功能,但華表最初作為誹謗木的歷史卻仍然值得人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