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報紙是歷史的記錄。戰(zhàn)時的日本媒體,津津樂道于殘暴的"百人斬",視屠戮為勇武,為殘殺唱贊歌,讓每個有良知的人不忍卒讀,卻也"忠實"地記錄下了真實的歷史,白紙黑字間,血色彌漫。
《東京日日新聞》的連續(xù)報道,勾勒出了這兩個人的殺戮線路:
"野田少尉在距無錫八公里的無名村處沖進敵人的碉堡斬了4名敵人先揚威名。"
"向井少尉奮然而起,在當天晚上沖進橫林鎮(zhèn)的敵陣和部下一起斬了五十五名。"
在無錫至常州間,向井敏明劈死了56人,而野田毅則殺了25人。
當年12月2日,向井敏明與野田毅隨隊攻打丹陽。他們一路上逢人便殺,一共又殺死了70名中國人。其中,野田毅殺死了40人,而向井敏明殺了30人。
日本隨軍記者追到向井敏明所在的部隊采訪,向井敏明說:"野田毅追上來很多,我不可以掉以輕心。"
到達句容時,向井敏明的殺人記錄達到了89名,野田毅達到了78名。到了南京紫金山一戰(zhàn)后,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的殺人記錄全部超過了百人,分別是106人和105人。因為分不清究竟是誰先達到了100人的紀錄,分不出勝負,兩人又約定,看誰先殺到150人。
現(xiàn)在翻看這些令人發(fā)指的屠殺罪行,在憤怒之外,不禁也讓人心生疑問。日軍在侵略中國期間,有著非常嚴格的新聞審查制度?,F(xiàn)在能夠發(fā)現(xiàn)的反映日軍暴行照片,雖然也多是由隨軍記者拍攝,卻絕大多數(shù)都蓋著"不許可"的紅章,不允許公開發(fā)表。而"百人斬競賽"這樣滅絕人性的暴行,卻為何堂而皇之地被日本媒體大肆宣揚、鼓吹?
上海社科院歷史所教授、南京大屠殺研究專家程兆奇告訴記者:"這樣的報道是日軍特有的'勇武傳',宣揚的都是所謂的'武士道精神'和狂熱的軍國主義思想。"
細看這些報道就會發(fā)現(xiàn),在"百人斬競賽"中,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的殺戮對象被有意地"模糊"處理了,統(tǒng)稱為"敵人",給人的感覺他們是在戰(zhàn)斗中"勇猛殺敵".
兩軍對壘,消滅對手越多,作戰(zhàn)就越勇敢,功績越大,這也就是所謂的"勇武".然而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真正的殺戮對象,更多的是戰(zhàn)俘和平民。在戰(zhàn)斗中殺死對手與殘殺戰(zhàn)俘、平民,性質完全不同。
野田毅曾在家鄉(xiāng)鹿兒島縣一所小學作報告,他說:"報紙上所說的鄉(xiāng)土出身之勇士,斬殺百人競賽之勇士,說的就是我。占領戰(zhàn)壕后,對里面的人喊,你!出來!支那士兵愚蠢,都出來了。我叫他們排好隊,然后從隊伍的一頭逐個砍過去……"
很明顯,這是在對已經(jīng)放下武器的戰(zhàn)俘進行屠殺。由此更可以看出侵華日軍的野蠻、殘酷、毫無人性,屠殺放下武器、停止抵抗的俘虜,即使是列強時代制定的國際法也堅所不容,更不要說違逆戰(zhàn)爭倫理和人性了。
向井敏明和野田毅進行"百人斬競賽"所使用的武器是日本武士刀。報道中說:"在劍道三段向井少尉腰間的是一把名為'關孫六'的名刀,野田少尉的刀雖無名但卻是一把祖上傳下的寶刀。"
武士刀是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特性中最具代表的標志物,被日本媒體著重宣揚。這反倒說明,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的"百人斬"不可能是在戰(zhàn)斗之中。即便是在冷兵器時代,以一人之力能斬殺敵人百人也不可想象,而在槍炮對戰(zhàn)的時代,日本軍刀再鋒利,也敵不過迎面飛來的一顆子彈。它能砍殺的,只能是手無寸鐵的中國人。
其實,在這些"勇武傳"背后的血腥和殘暴是顯而易見的,但在日本軍國主義把全民族煽動到癲狂的年代,這樣的報道卻成了"振奮人心的英雄事跡"."百人斬競賽"讓向井敏明和野田毅成了日本家喻戶曉的"英雄".
審判日到來時,"英雄"惶惶如喪家之犬。
天網(wǎng)恢恢
南京審判戰(zhàn)犯軍事法庭又稱國民黨國防部審判戰(zhàn)犯軍事法庭,是國民政府在全國各地設立的10個專門審判侵華日軍戰(zhàn)犯的軍事法庭之一。
時任庭長的石美瑜原是江蘇省高等法院法官,因受命主審漢奸陳公博、繆斌案,表現(xiàn)杰出,以少將銜出任國民黨國防部審判戰(zhàn)犯軍事法庭審判長。收到高文彬寄回的《東京日日新聞》時,石美瑜剛剛主持完成了對谷壽夫的審判。
谷壽夫是日本第6師團師團長。日軍第6師團和向井敏明、野田毅所在的第16師團,是南京大屠殺的直接實施者,兩個師團當時主攻南京中華門一帶。城破之后,谷壽夫和第16師團師團長中島今朝吾指揮部隊,制造了人類文明史上最暗無天日的血腥慘案,30萬中國無辜生靈慘遭屠戮。
谷壽夫被南京審判戰(zhàn)犯軍事法庭判處死刑,槍決于雨花臺。而中島今朝吾在這場正義審判到來之前,已于1945年死去,為日本軍國主義陪葬了。
盡管已經(jīng)見到了太多的殘殺和屠戮,向井敏明和野田毅以"百人斬"為游戲的殘暴還是震驚了石美瑜。他馬上呈報國民政府國防部,要求引渡這兩人來中國接受審判。按照程序,國民政府電告中國駐日代表團,讓他們向盟軍總部提出抓捕向井敏明和野田毅。
其實,這兩只野獸本來是有可能在日本被中國軍人親手繩之以法的。
根據(jù)《波茨坦公告》的規(guī)定:日本投降后,應由盟國派遣占領軍,在日本的要地實行占領,以監(jiān)督其解除武裝(只保留警察武裝)和降書的具體實施。國民政府組建了一支1.5萬人的中國占領軍,準備派駐日本。
但在一個13人組成的先遣隊赴日后,這支中國軍隊卻再沒有機會登陸東瀛。他們很快被投入到蔣介石挑起的內戰(zhàn)戰(zhàn)場上。那支先遣隊就成了唯一的中國駐日軍事力量。他們后來的工作,主要就是引渡日本戰(zhàn)犯回中國受審。而單憑他們13個人的力量,要在戰(zhàn)后一片衰敗、混亂的日本國內找到向井敏明和野田毅,自然是不現(xiàn)實的。
好在駐日盟軍獲知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的殘暴行徑后,對抓捕工作非常重視,很快發(fā)出了通緝令。調查和抓捕由盟軍總部調查科直接負責。
此時,"百人斬競賽"已經(jīng)過去了10年,一直活躍在侵略戰(zhàn)場上的向井敏明和野田毅是否還活著,也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
高文彬說,那時候在日本的中國代表團普遍有一個矛盾的心態(tài),這兩個劊子手死一百遍也償還不了他們的罪惡,但是大家都盼著他們還活著,要讓他們活著接受中國人的審判。
很快,盟軍總部調查科給中國代表團反饋了一個重要線索:向井敏明和野田毅還活著,而且肯定在日本。
根據(jù)日軍第16師團師團長中島今朝吾的日記,在南京淪陷后,這支部隊根據(jù)制定好的計劃,對南京城內放下武器的中國人,進行了毫無人性的屠殺。僅僅在12月13日這一天,就殺害了2萬多戰(zhàn)俘和平民。而在整個南京大屠殺過程中,這支部隊殺害的中國人總人數(shù)在16萬人以上。其中,又有多少中國人成了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的刀下冤魂,無從計數(shù)。
1937年12月10日,日軍第16師團主攻南京中山門,在重炮的猛烈轟擊支援下,12日,16師團占領了紫金山主峰。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向井敏明和野田毅站在了紫金山腳下,帶著勝利者的微笑,拍下了那張臭名昭著的照片。
1941年,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日軍第16師團成為進攻菲律賓的日軍第14軍主力。后來,16師團駐守菲律賓萊特島。1944年,萊特灣海戰(zhàn)之中,美軍登陸萊特島,第16師團被殲滅。這支雙手沾滿中國人鮮血的野蠻軍隊,終歸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