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上海頭牌茶樓,喝茶、聽戲之余,還能看哈哈鏡和西洋電影;民國初年,上海中產(chǎn)階級的生活時尚是"住洋樓、養(yǎng)番狗";"遠東第一"交響樂團的前身,竟是在外灘公園露天六角亭演出的 "草臺班子"……這些上世紀老上海生活的點滴鱗爪,通過那個年代的明信片就可見一二。
【地標】外灘系列明信片最長達70厘米
1869年,明信片在奧地利誕生。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明信片已風靡全球,也悄然來到中國,來到上海。
根據(jù)記載,1878年,包括上海在內(nèi)的五處通商口岸首先設立"海關(guān)郵政",開啟中國郵政的近代化進程。民國時期,上海已成為國內(nèi)最大的國際郵件進出口門戶之一。而進出上海港口的大量郵件中,寄往海外的明信片不在少數(shù)。此次展出的作品中,最彈眼落睛的要數(shù)一組五折和四折頁的外灘系列明信片。最長的一張明信片達70厘米,最短的一張也有60厘米,是普通明信片尺寸的4倍有余。
其中,拍攝于1925年左右的外灘明信片,采用當時很鮮見的廣角鏡頭。鏡頭中央是1924年為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陣亡的上海外國僑民參戰(zhàn)將士落成的歐戰(zhàn)紀念碑。左側(cè)建筑從近至遠,依次為:亞細亞火油公司、英國總會、有利銀行、中國通商銀行、大北電報公司、匯豐銀行及建設中的新海關(guān)大樓等。
而發(fā)行于1935年的黑白明信片拍的也是外灘,不過視角卻變成從浦東遙望。畫面中,外灘萬國建筑群已頗具規(guī)模,沙遜大樓旁在建的中國銀行也已破土動工。
這幢后來于1937年建成的建筑,是外灘(中山東一路段)眾多建筑中惟一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和建造的大樓。 "中國銀行原定建造34層樓,使之成為上海第一高樓。但隔壁的沙遜大廈業(yè)主維克多·沙遜出來干涉。結(jié)果,中國銀行放棄原來計劃,新建大樓比沙遜大廈金字塔頂矮60公分。 "肖祖財說,"這張明信片看似不經(jīng)意的一景,可說是記錄下了一段特別的歷史。 "
另一張攝于1940年的外灘風貌4折明信片,色彩豐富些。匯聚了從古典主義風格、文藝復興風格、哥特式風格到現(xiàn)代風格建筑等各種流派,從兩三層的小洋房到十幾層的摩天高樓,將外灘建筑發(fā)展史基本定格。
【娛樂】福州路上誕生最早電影固定放映點
外灘的高樓大廈,只是老上海生活的一個側(cè)面。市井里弄、茶館菜場才是平民百姓的生活。展品中,有一張已泛黃發(fā)白的四馬路(現(xiàn)為"福州路")明信片。照片一角,一家名為"青蓮閣"的三層茶樓,與周邊的商店自成一體。雕梁畫棟,頗有點派頭。招牌雖小,但這家茶樓的名號卻很大--曾列為"上海洋場一景".
除了供人品茗吸煙外,茶樓的招牌項目則是集游藝、雜耍、唱曲和攤販于一體的小型游樂場,有西洋景、哈哈鏡、打彈、棋牌、珍禽異獸、高矮畸形人等。京劇坤角老生張文涓早期在青蓮閣演出并一舉成名,象棋國手楊官麟也曾在此設擂挑戰(zhàn)各地棋壇高手。當時,青蓮閣是滬上各行莊的現(xiàn)貨交易中心。茶樓眾商云集,看貨取樣,立約議價,熱鬧非凡。著名實業(yè)家劉鴻生就常在此進行煤炭交易,建筑營造商也定期在青蓮閣以茶會形式招雇工人。
值得一提的是,青蓮閣茶樓在中國電影發(fā)展史上也有重要意義。1896年電影傳入中國,但當時只是夾雜在各種游藝活動中,沒有固定的放映場所。 1903年,西班牙人雷瑪斯攜帶一架舊放映機、一些殘缺短片,在青蓮閣樓下租一間小房間開影戲部。房間里掛一幅白布,擺幾張條凳,湊滿20人放映一場,一天好幾場。票價每人制錢30文,影片大多是歐洲風情的紀錄片,片長15分鐘左右,單機放映,換片要停幾分鐘。雷瑪斯懸掛照片,貼出廣告,雇幾個印度人穿著花花綠綠的衣服,在門口拿著喇叭、銅鼓大吹大擂。放映電影時,還不時撩開放映室的門簾招徠顧客。上海市民對這些"西洋影戲"倍感新奇,紛紛購票先睹為快,因此,青蓮閣成了中國最早的電影固定放映點。
露天音樂亭成就"遠東第一"
上世紀初時新的老上海還有一大愛好--聽露天音樂會。
一張攝于1868年建成的外灘公園露天音樂亭的畫面,記錄下這一盛景。畫面中,一座外形頗為突兀的六角形露天音樂亭,在外灘公園的大草坪上居中而立。時值夏季,為了遮擋蚊蟲,亭子四周掛起草綠色的帳幔。亭內(nèi),演奏椅凳、樂譜等已擺放就緒,等樂隊閃亮登場。亭子周圍的隔離帶旁,已整齊地擺放著不少椅子,等候的市民也準備入座。
史料記載,1879年初,由滬上部分西方僑民組成的上海業(yè)余管樂協(xié)會改組成立上海公共樂隊。樂隊最初規(guī)模較小,只有銅管樂,成員大都來自菲律賓馬尼拉。主要是為工部局和一些外國駐滬機構(gòu)的活動奏樂助興,間或也在蘭心大戲院、虹口娛樂場(今魯迅公園)等場地舉行音樂會。
1919年,"鋼琴之王"李斯特的再傳弟子、意大利音樂家梅·帕器接受工部局邀請,出面重組樂隊,并擔任指揮。他不但在上海的酒店和咖啡館物色了40名樂手,還親自回到歐洲,招聘來意、德、奧、俄等國樂師12名,將樂隊陣容擴大到擁有50多名演奏員的規(guī)模。
由于梅·帕器為樂隊制定了一整套演出制度,樂隊演出曲目日漸增多,演奏質(zhì)量不斷提高。 1922年,樂隊正式改名為 "上海工部局交響樂隊",常在外灘公園的音樂亭表演。音樂會每周至少一場,夏季甚至一周三四場,每場觀眾數(shù)百人,還有座椅供出租。短短幾年,梅·帕器把一支"草臺班子"改組成高水平的樂團,其聲譽竟被提高到"遠東第一"的地位。
【人物】普通百姓成明信片主角
上述這些地標景致繪就的明信片多被用于收藏,展出的作品中用于郵寄頻率最高的,則是以普通上海百姓為主角的明信片。
一張由當時棋盤街 (今河南路)審美書館印制的徐悲鴻畫 《凝香圖》的明信片,就頗有幾分上海味道。明信片中,領高企、脖子乃至身形修長的美女,上身著傳統(tǒng)民國服飾,下穿齊腳牛仔褲。一手叉腰,一手持花倚靠在石欄上,神情仿佛有點憂郁與哀傷。最為特別的是,畫面右下方正在嬉鬧的貓狗,異常逼真,為畫面增添了不少情趣。"這也可以看出,徐悲鴻從當時老上海'住洋樓、養(yǎng)番狗'的生活時尚中得到靈感,作品更貼近人們西化的時尚與世俗。"肖祖財說,由于頗受歡迎,審美書館不久便以掛屏及郵片方式再版,1916年又印成掛屏和畫冊。
與這張西化的明信片不同,一張約攝于1900年的小腳婦女合照明信片的中國色彩,則更濃厚些。圖片中,8位中年模樣中國婦女端坐一排,身著各色錦緞華服,卻無一例外露出與身形不相符的小腳。
在另一張攝于1900年、從上海寄往國外的明信片中,一位面容姣好的"蘇州名妓"當中側(cè)身而立、眼神憂郁,連寄信人都不忘在明信片中向?qū)Ψ教嵘弦还P:"這個蘇州女孩漂亮嗎? "
此外,晚清中產(chǎn)男子吃飯、搖著蒲扇的赤膊男子度夏等生活場面,也被一一在明信片中給予真實記錄。
【未知】不少明信片外文潦草望破解
此次展品包括 "斯土斯民"、"黃浦江邊"、"蘇州河畔"、"南京路上"、"水陸交通"和"滬上風光"六大版塊。一幅幅泛黃的明信片拼接出舊上海的絕代風華,帶領觀眾回味歲月。
此次展覽的特別之處,是將所有明信片的背面掃描呈列。不少明信片上外文字跡優(yōu)美,有些則潦草簡單。"對于這些明信片上的私人語言,我們現(xiàn)在沒有完全破解,希望參觀的市民能給我們出點好主意。 "肖祖財說。明信片背面還有不少早期的英法美德日等國郵票,跨度從1981年到1922年長達60年,頗有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