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園之園圓明園
近日,八件石刻文物被送歸圓明園,由此引發(fā)的圓明園文物回歸問題再次受到社會關注。如今,圓明園中的珍寶散落在世界各地。中國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劉陽,用了十年時間尋找圓明園文物的"收藏者".他找到了400多件流散文物,并于近日集結成書。這些文物中的絕大部分也許現(xiàn)在還沒有機會回到圓明園。
劉陽表示,圓明園現(xiàn)在保存的文物數(shù)量與流失海外的那些奇珍異寶相比,可以說近似于零。
追尋文物:八件養(yǎng)雀籠石刻回歸圓明園
近日,位于北京田村的總參某部歸還給圓明園管理處八件石刻文物,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這八件文物包括4件須彌座、4根石柱構件,每件石刻重約2噸。
據(jù)圓明園學會學術專業(yè)委員會委員劉陽介紹,他第一次見到這些石刻就看出它們來自西洋樓而非中式園林。劉陽說,他和這八件石刻還是很有緣分的。2005年12月,有市民向圓明園方面反映,田村總參某部大門的石刻是圓明園流散文物。劉陽第一時間趕到現(xiàn)場,并采訪了當年參與搬運石刻的老人。"老人告訴我,部隊是在1971年從圓明園搬去的,但具體是從圓明園哪里搬走的,他也說不清楚了。"
劉陽告訴記者,他通過與圓明園學會的專家溝通交流,然后查閱西洋樓銅版圖,再到西洋樓遺址實地考察拍照,回來再對比運回來的八件石刻,終于找到了這些石刻的出處。"這些石刻來自西洋樓養(yǎng)雀籠!"
據(jù)劉陽介紹,養(yǎng)雀籠位于圓明園萬花陣廣場東側,與西面的蓄水樓相對。養(yǎng)雀籠建成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其中間為穿堂門,南北兩側則飼養(yǎng)著很多外邦進貢來的珍禽。這次部隊送回的構件就是養(yǎng)雀籠西面中式牌樓的石座,原來有二十四個,現(xiàn)在養(yǎng)雀籠遺址上還有四個,此外還有十六個石座下落不明。
"現(xiàn)在到底有多少圓明園文物流散在外,沒有人說得清楚。"劉陽表示,尋找圓明園文物只能不斷去摸索,也許耗盡一生也找不完。在他十年的尋訪之路上,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2006年在西單一個院落發(fā)現(xiàn)大水法石魚。經過圓明園管理處與小院產權單位協(xié)商,最終院內的大水法石魚被無償送回圓明園。
劉陽向記者表示,圓明園現(xiàn)在保存的文物數(shù)量與流失海外的那些奇珍異寶相比,可以說近似于零。因為近年陸續(xù)在圓明園考古出土的一些文物,沒有一件是完整的。即使這樣,加上各界返還的石刻文物,圓明園現(xiàn)存文物也不過幾百件而已。
回歸困境:部分流散文物又成新景觀
圓明園管理處文物科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截至目前,一些單位、個人已陸續(xù)捐贈了七八十件圓明園文物,全部為石構件,包括石魚、石凳、石桌等。
劉陽告訴記者,在他的考察之中,發(fā)現(xiàn)流散在外的圓明園石刻文物,有六七成都集中在北京。像最近歸還的八件石刻,以及前幾年歸還的石魚,基本都是單獨放置,這類文物比較容易促成其回歸。
而有不少石刻文物已組合成了新的景觀,甚至成了當?shù)氐臉酥拘越ㄖ驳玫搅溯^好的保護,這些文物是否一定要回到圓明園就值得探討。其中比較著名的要數(shù)中山公園的蘭亭八柱。
據(jù)劉陽介紹,蘭亭八柱及蘭亭碑皆為圓明園"坐石臨流"亭舊物。現(xiàn)在是中山公園"景自天成"亭的重要組成部分。史料記載,圓明園被毀后,蘭亭八柱于宣統(tǒng)二年(1910年)被移到頤和園。1915年,北洋軍閥重要人物江朝宗致函溥儀內務府,請求拉運圓明園蘭亭碑及山石,用于社稷壇開拓公園。其后,蘭亭碑及八根石柱分別于1917年和1941年運至中山公園。1971年重建碑亭時,在社左門存放了30年的8根石柱被清理出來,建成了今天的重檐八角亭。蘭亭碑就置于亭中。
如今,蘭亭碑仍保存完好,字跡清晰。八根石柱上的蘭亭帖仍可辯讀。劉陽表示,在中國內憂外患不斷、戰(zhàn)亂頻仍的年代,蘭亭碑被轉移出圓明園保存,也許恰好讓它躲過劫難,得以保存至今。
據(jù)劉陽介紹,除了中山公園以外,北京大學校園內也有數(shù)件圓明園石刻文物。其中未名湖畔的翻尾石魚還留下一段保護文物的佳話。據(jù)說溥儀七叔載濤欲將石魚倒賣,搬走后扔置于自家花園。燕京大學1930班畢業(yè)時,為表達愛國熱情和對母校的眷戀,集資買下石魚送給母校。這件石魚一直保存至今,使未名湖增添了不少諧趣。
圓明園文物屢遭高價拍賣
圓明園流散文物中,除了流散在外的石刻文物外,最受關注的莫過于屢屢出現(xiàn)在國內外拍賣市場上的失散珍寶了。每次拍賣季來臨的時候,劉陽都會留意各拍賣行的預展信息,發(fā)現(xiàn)圓明園文物被拍賣,他就會在自己的博客中予以曝光。
但劉陽有時也很無奈,除了在博客中聲討外,他其實無能為力。僅有一次,2012年10月,劉陽發(fā)布英國邦瀚斯拍賣行將拍賣兩件圓明園珍寶后,引起輿論廣泛關注。當年11月3日,英國邦瀚斯拍賣行發(fā)表聲明稱,為避免激化中國民眾的不滿情緒,兩件圓明園流失文物的持有者決定收回藏品,不參與拍賣。
似乎取得了勝利,可劉陽并沒有多少喜悅。"除了攪黃了人家一次生意以外,對于文物的回流沒有任何作用。"劉陽說,經過這次事件,兩件流失文物可能會因為高度曝光而身價倍增,即使沒有進入拍賣,持有者仍可以在私下交易。"這樣我們連這些文物的流向都無法查找了。"
事實上,劉陽注意到,有很多拍賣行甚至正在利用"圓明園"這個標簽炒作拍品。他們有時毫無顧忌地公開這些文物的出處,因為越強調來自"圓明園"越受關注。
在接受北京晨報記者采訪時,劉陽總結了近年在拍賣中價格過億的圓明園流失文物:分別是2010年10月7日,香港蘇富比拍賣行拍賣的清乾隆淺黃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連延"圖長頸葫蘆瓶,2.2億元成交。2010年12月2日,香港佳士得拍賣行拍賣的清雍正御制掐絲琺瑯雙鶴香爐,1.11億元成交。
另外兩件過億拍品就是近日被法國皮諾家族無償捐贈給中國政府的鼠首和兔首。2009年2月25日,巴黎佳士得拍賣行分別以1400萬歐元(約1.1億元人民幣)價格拍出,但因為中國買家攪局,最終流拍。
專家看法:圓明園要創(chuàng)造接收文物條件
著名圓明園研究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王道成向北京晨報記者表示,追索圓明園文物決不能急于一時。隨著形勢的發(fā)展,一些文物會陸續(xù)回歸。"到了一定時候,水到渠成,能夠回來的都會回來。不久前兔首和鼠首的回歸就是一個明證。"
(責任編輯:陳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