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中共創(chuàng)始人陳獨秀批武術:和義和拳一樣

時間:2013-02-01 09:11來源:東方早報 作者:朱軼 點擊: 載入中...

  在民國,武術迎來了黃金時期,也恰恰是在民國,武術與西方體育有了相互的對沖和碰撞,而武術也在其間更加體育化。


  關于武術體育化的概念最早出現(xiàn)在20世紀30年代的《國民體育實施方案》,《方案》將武術稱為國術,認為它是為我國民族固有的身體活動方法。一方面可供給防身自衛(wèi)技能,另一方面是鍛煉體格之工具。1943年的第二版概念為:所謂民族之傳統(tǒng)體育者,即我國固有之武術也,不獨在運動上具有相當之價值,且對于自衛(wèi)上有顯著之功效。"(《中央國術館成十五周年紀念宣言》)。


  盡管很多人認為武術競技化既是消解武術整體性的過程,亦是一條去文化之路,但武術的體育功能一直被人認可。不過在武術黃金時期的民國,武術逐漸體育化也恰恰離不開一場論戰(zhàn),這也是西方近代體育與中國傳統(tǒng)武術兩種異質文化之間最為明顯的對峙和沖突。


  1914年,當時的濟南衛(wèi)戍司令官馬良邀請各派武術專家修訂的《中華新武術》獲民國教育部的審定推行,迅速進入學校,某種程度上助長了當時紛紛揚揚的武術熱。但也隨即引發(fā)爭議,這一爭議后來發(fā)展成為近代中國體育史上著名的"土洋體育之爭".


  這是一場以現(xiàn)代西方體育和以武術為代表的本土傳統(tǒng)體育,二者究竟誰應成為中國體育的主流的爭論,前后延續(xù)了將近20年。


  對于這場爭論有支持,有反對。此時,新文化運動已蓬勃興起,傳統(tǒng)文化正受到巨大的沖擊與批判。因受"庚子拳亂"的負面影響而沉寂已久的民間武術又活躍起來,而且是一面高揚"數(shù)千年秘密之絕技"的旗幟,一面又借用西洋與東洋的"體操"、"體育"之名出現(xiàn)在社會上,并且堂而皇之地走進學校,這個現(xiàn)象立即引起魯迅、陳獨秀等新文化領軍人物的關注與批判。


  魯迅是最早作出激烈反應的人之一。1918年11月15日,魯迅在《新青年》上發(fā)表了《隨感錄第三十七》,對"新武術"、"中國式體操"極盡冷嘲熱諷之能事,語雖尖刻,但他的確抓住了問題的要核之處:"近來很有許多人,在那里竭力提倡打拳。記得先前也曾有過一回,但那時提倡的,是滿清王公大臣,現(xiàn)在卻是民國的教育家,位分略有不同。至于他們的宗旨,是一是二,局外人便不得而知?,F(xiàn)在那班教育家,把'九天玄女傳與軒轅黃帝,軒轅黃帝傳與尼姑'的老方法,改稱'新武術',又是'中國式體操',叫青年去練習。"魯迅懷疑"教育家"們提倡"新武術"與"滿清王公大臣"提倡的"義和拳",實際是一脈相承,本質是封建文化;"體育"無非是個名號,最終還會墮入"槍炮打不進"的愚昧境地。在體育作用上,他更鐘情西洋體育,對"武松脫銬"一類"把戲"表示鄙夷。與魯迅相呼應,陳獨秀的批評之聲同樣尖銳且更具體。1918年11月,陳獨秀在《新青年》撰文攻擊馬良的新武術"和義和拳一模一樣".


  而1932年劉長春在洛杉磯奧運會賽場失利后,土洋體育的爭論從未停息。1932年8月7日,天津《大公報》就劉長春失利的問題發(fā)表社論,提出讓全體國民脫離洋體育,回歸到土體育上?!洞蠊珗蟆芬幌蛞陨缭u著稱,此文在國內體育界引起了強烈反響。先是8月11日,中央國術(武術)館館長張之江率先撰文響應,提出要把中國傳統(tǒng)的武術普及,并列舉了武術的種種優(yōu)點。


  而體育類的專業(yè)刊物《體育周報》則反對《大公報》的社評,提出洋體育的種種好處,并指出了不管土體育洋體育,只要適合國人,就應該發(fā)展,不能因噎廢食。此后,不斷有人撰寫文章繼續(xù)論戰(zhàn)。


  這場幾十年之久的論戰(zhàn)也從另一個側面加速了武術與現(xiàn)代體育的融合。無論是國術館還是民間的武術社團以及學校,都逐漸把現(xiàn)代體育的競技規(guī)則等等融入了武術之中。于是,在教授方式、競技化等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下,武術的體育功能也越發(fā)凸顯開來。

(責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新聞
  • 抗戰(zhàn)中延安稱陳獨秀是漢奸 胡宗南為其鳴不平
  • 陳獨秀晚年太太小他31歲 朋友妻看不順眼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