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十幾萬收康有為手札 記錄墨西哥炒地皮失敗

時間:2012-05-15 16:29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曾俊 點擊: 載入中...



“文化達人”征集





 身為藏家極其低調(diào)家中不掛字畫

   老楊已經(jīng)在收藏圈里摸爬滾打了14個年頭。作為一個普通的工薪族,他不敢去那種動輒百萬的拍賣場,手中的每一件寶貝都是自己憑眼力淘來。其中讓老楊最為得意的,是多封康有為在1903年至1914年間的手札。嬉笑怒罵的字句,讓老楊重新認識了這位中國近代史上的大人物。

  而在許多人把收藏看成謀利手段或者炫耀資本時,老楊并不打算出賣,甚至不愿意讓周圍人知道。他說這些寶貝是自己的精神財富,生活不如意時,就翻翻故紙堆,心里會充實知足很多。(為尊重受訪者意愿,主人公為化名)

  當年:

  家人指“不務(wù)正業(yè)”

  老楊是江蘇人,19歲參軍,被分到廣州軍區(qū)空軍部隊,一直到40歲出頭退伍。以后,不打麻將不抽煙的他沒有別的愛好,因為一直喜歡研究藝術(shù)品,家又住詩書路附近,老楊沒事就常去海珠中路的“天光墟”逛逛,這一轉(zhuǎn),便迷上了收藏。

  如今談起來很灑脫,但老楊的收藏從來不缺艱難,最典型的是當初妻子、岳父、岳母都不支持他。“我也就是工薪階層,好不容易攢點錢,一下子就砸進去了,他們說我不務(wù)正業(yè)。”而老楊性子比較倔,“家里人看我整天樂在其中,慢慢得也就不說什么了。”采訪中,他的妻子也勤快地和老伴一起收拾這些手札。

  未來:

  不到萬不得已不賣

  從康有為筆下滑落的字句,不知歷經(jīng)多少輾轉(zhuǎn),才落到老楊手里。“就像談戀愛一樣講緣分,我覺得它們跟我有緣。”如果有人出高價要買康有為的手札,會不會出手?“不到萬不得已怎么舍得賣。”老楊希望退休后,可以專心研究這些寶貝。“開個展覽、借別人研究都是可以的,另外,這本來不是給我一個人的,即使我想留給我子孫,那也要他們懂才行。”

  有意思的是,老楊身上有一股文人味,怕別人認為自己搞收藏就是為了錢,所以家中一幅字畫都不掛,也算是真正做到了“藏家”二字。這么多年,因為這個愛好,和他能聊得上的朋友并不多,“他們不理解。”手里的藏品已然成了自己的精神財富,有時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不順利,他就一個人翻翻故紙堆,心里便感充實和知足。

  收藏故事

  十幾萬“撿”到這么大的漏

  2010年,老楊在朋友的引薦下認識了一位急于周轉(zhuǎn)資金的賣家,康有為的手札(上圖為手札之一)就被混在這一批藏品之中。“其實已經(jīng)有人在我之前去看過這批手札了,但是他沒有買,也許是不知道這個落款為‘更生’的人就是鼎鼎大名的康有為吧。”老楊慶幸自己肚里還有點“貨”,被他用十幾萬“撿”到這么大的一個漏,買回那些手札以后,他興奮得一連幾個晚上沒睡著覺。

  即便如此珍惜,老楊并沒有在手札上印自己的收藏章,也不主張去修復(fù)那些破損的信札,“我收藏的大部分品相還不錯,既然不能‘修舊如舊’,修復(fù)反而有點畫蛇添足。”雖說是難得的寶貝,他也僅用透明文件夾將其平鋪放入,比起收藏家們動輒裝裱起來的做法,老楊覺得這樣保存也足夠了。

  珍品描述

  說不準哪封手札就可以填補歷史空白

  隨著對書信內(nèi)容的斷句、解字,老楊漸漸明白了:戊戌變法后康有為的態(tài)度是如何發(fā)生變化?口口聲聲要“求新求變”的他為什么給被扣上了愚忠的帽子?“拋開主流的歷史闡述,手札能夠真實地反映寫信者當時所想,近現(xiàn)代史總是留下了許多空白,說不準哪封手札里的內(nèi)容就可以把它填補起來。”他說。

  “康有為其實是挺有故事的一個人。”老楊拿起一封提到康有為在墨西哥炒地皮的手札。1905年底,墨西哥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但“泡沫”遍地??涤袨閯偤迷谶@時來到了這塊投資熱土,看到地價上漲,便想著大賺一筆。在這封給弟子伍憲子的信中,康有為提到,“吾以六千元在墨購地,其一地購之兩千四百金,首三日而售得四千……任(梁啟超)、勉(徐勤)二子久共患難,各分以地價千元,此后增長,即照此分之”??上Ш镁安婚L,康有為后來賠得血本無歸。

  知多D

  識別手札真?zhèn)?,筆墨最關(guān)鍵

  老楊還教了我們識別手札真?zhèn)蔚姆椒?。筆墨是關(guān)鍵所在。首先,名家寫字都有其用筆風(fēng)格,書寫流暢。而制假者會糾結(jié)于個別字的模仿,不可能行筆十分暢快,所以要觀察手札是否有韻味。而隨著年代的推移,墨色會變得越來越深沉,有明顯的陳舊感。而仿品墨氣浮,有明顯的光澤,甚至還帶有墨香味。

  其次,古人用紙一般都比較講究,在制作材料上有宣紙、機制紙(洋紙)、新聞紙等。民國時期多用宣紙制作信箋,最為普通的是八行箋。建國后,信箋多用機制紙制作,并由豎格改為橫格。文人墨客中,也有用各種圖案的花箋和私用特制箋。

  再次是內(nèi)容。不過讀懂名家手札并非易事,因為信札一般不蓋印章,也較少有名人題跋,落款有時不署全名,只取名字中末尾一字,有時干脆省略,若寫信雙方使用暗語,難度則更大。

  最后是信札的來源。若是來自收藏大家,或者某文化事業(yè)單位大清理時處理的文牘,或文化名人晚輩之手等,可信度會高不少。而信封、郵票、郵戳以及收寄雙方的落款,可以同信件本身配套印證。

(責(zé)任編輯:陳冬梅)
>相關(guān)新聞
  • 南京城墻“顆粒歸倉”:今年已回收散落城磚8萬塊
  • 北京圓明園回收流散文物逾八萬件
  • 男子收藏3000多棵珍稀崖柏 “每天抱著數(shù)億睡覺”
  • 湖北“崖柏達人”耗資千萬收藏崖柏傳承三峽精神
  • 路縣故城考古新收獲:漢代百姓曾“蝸居”半地下
  • 50后獨家記憶 男子花幾十萬收藏古董自行車
  • 頂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quán)??|? 免責(zé)條款??|? 廣告服務(wù)??|?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luò) 版權(quán)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