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當(dāng)希特勒通過國際紅十字會,向斯大林提出要用雅科夫與被蘇軍俘獲的德軍元帥鮑烏列斯交換時,這位蘇軍統(tǒng)帥不假思索,冷冷地對國際紅會的使者說:“用一名士 兵與一個元帥交換,這個我不干!被德軍俘虜?shù)奈覈勘嘀?,我要是這樣做,他們的父親會怎么說?”多少年后,斯維特蘭娜憶及此事時,痛斥其父對自己的親 骨肉“見死不救”,“毫無人性”。
斯大林與女兒斯維特蘭娜(資料圖)
本文來源:中新網(wǎng),作者:李景賢,原題:《斯大林女兒的叛逆人生》
去年11月22日,斯大林唯一的女兒斯維特蘭娜??斯大林娜的生命之火,經(jīng)過整整85個春秋燃燒,在美國威斯康星州麥迪遜市郊悄然熄滅。6天之后,她的小女兒奧爾加,才把“拉娜·彼得斯(其母在美國的常用名)因患腸癌去世”這一消息發(fā)到網(wǎng)上,我在百度網(wǎng)上見得,已是元月初了。打開自己的數(shù)據(jù)庫,翻看這位不凡女性生命歷程的一頁頁,那三次婚變,三次換國籍,三次改姓,宛如一個個電影鏡頭,在腦際模糊地閃過,“人生悲涼”這四個字,總是縈繞在心頭,唏噓之余,覺得應(yīng)該寫點文字,以悼念這個剛剛西去的“叛逆靈魂”。
對父親斯大林的兩大怨恨
從1967年春起,我就開始“跟蹤”斯維特蘭娜這個人,因為正好在這個時候,她出乎意料地亮相于世界政治大舞臺,離開蘇聯(lián)后,先去印度,后到美國。這位“克里姆林宮公主”的“出走”,加之以隨后對其父斯大林的無情鞭笞,在西方世界引爆了一顆重磅炸彈,令蘇聯(lián)最高當(dāng)局難堪異常。
斯維特蘭娜生于1926年2月18日。二子之后得女,這種“天賜搭配”,給20世紀(jì)大強(qiáng)人斯大林所帶來的歡樂,不言自明。兒時的“克里姆林宮小公主”所得到的寵愛,也無需花筆墨去描述,盡管日后她詛咒其父“毀了”母親和自己的一生,極其傷心地說:“寧愿母親嫁給一個木匠。”
斯維特蘭娜在美國曾說過,她一生被其父打擊最重者,共有兩次,一次是生母阿利盧耶娃的自殺身亡,另一次是長兄雅科夫在德國集中營被害,稱二者都是由斯大林“一手造成”的。
阿利盧耶娃是斯大林一位老朋友的女兒,生于1901年,16歲那年與比她大22歲的斯大林結(jié)婚,成了他第二任妻子。1932年11月7日晚上,正當(dāng)斯大林與身邊那些“常委們”在家中為十月革命節(jié)十五周年碰杯時,她特意選擇這一天這一時段,在臥室里開槍自殺,呯的一聲,徹底葬送了這個本已裂痕重重的“蘇聯(lián)第一家庭”。
小斯維特蘭娜當(dāng)時才不過6歲。棄世前一天,這位“克里姆林宮第一夫人”,渴望獲得“解放”的女權(quán)主義者,痛苦地對蘇共中央第二把手莫洛托夫的夫人說:“我只不過是一只籠中小鳥。”對于父母親的被扭曲關(guān)系,斯維特蘭娜曾用這樣一句相當(dāng)雷人的話來形容:“我的母親與父親地位之懸殊,宛如一條一小漁船被捆在一艘大軍艦旁邊,小漁船時不時地與大軍艦碰撞,哪有不受傷的?”
“二戰(zhàn)”期間,斯大林的長子雅科夫在戰(zhàn)場上被德軍俘虜。當(dāng)?shù)聡说弥撬勾罅种雍?,用種種手段勸降,他則大義凜然,怒斥道:“我既不懂‘買’,也不懂‘賣’,消滅法西斯,才是我的本職工作!”當(dāng)希特勒通過國際紅十字會,向斯大林提出要用雅科夫與被蘇軍俘獲的德軍元帥鮑烏列斯交換時,這位蘇軍統(tǒng)帥不假思索,冷冷地對國際紅會的使者說:“用一名士兵與一個元帥交換,這個我不干!被德軍俘虜?shù)奈覈勘嘀兀乙沁@樣做,他們的父親會怎么說?”多少年后,斯維特蘭娜憶及此事時,痛斥其父對自己的親骨肉“見死不救”,“毫無人性”。
婚變多奇異
斯維特蘭娜一生多婚變,而且變得比較奇特。她的初戀情人是一名猶太裔導(dǎo)演,斯大林得知后二話未說,即將他送往西伯利亞勞改營。這位“公主”對猶太裔男子似情有獨鐘,前情無果,又與一猶太裔同學(xué)后續(xù)情緣,斯大林得知后依然二話未說,就“送”給女兒兩記耳光。不過,耳光歸耳光,這名猶太人的命好,免遭流放之苦,并與斯維特蘭娜結(jié)為連理,但這段婚姻只維持了兩年。之后,這個倔女兒“服軟”,奉父之命與蘇共原領(lǐng)導(dǎo)人日丹諾夫之子成婚,但這段婚事的“壽命”就更短。
斯大林1953年去世后,斯維特蘭娜多年處于“自由”狀態(tài)。上世紀(jì)60年代初,她與在莫斯科養(yǎng)病的印度共產(chǎn)黨員辛格同居,其婚姻并未獲赫魯曉夫批準(zhǔn)。辛格不久就去世了,勃列日涅夫猶豫多年后,特批斯維特蘭娜攜帶他的骨灰盒前往印度。這個斯大林之女,在印度自然就引起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極大興趣,經(jīng)其策劃,斯維特蘭娜于1967年春奔向“自由世界”。1970年,她嫁給美國建筑師威廉??彼得斯,因而在美國,她亦以“拉娜??彼得斯”之名為人所知。夫婦二人生得一女,名叫奧爾加,但這段婚姻也不長,僅僅維持了3年。
誓言之落空
斯維特蘭娜到美國后不久,就發(fā)表了《致友人二十封信》。這是一篇“紀(jì)事體檄文”,它立即在西方世界引起了轟動,令勃列日涅夫極為惱火。次年,斯維特蘭娜又出了一本《僅此一年》。兩本書所得的稿酬一共為500萬美元。在這兩本書中,斯維特蘭娜把其父罵得“遍體鱗傷”,并“鄭重”宣布廢棄父姓斯大林娜,“正式脫離父女關(guān)系”,改用母姓“阿利盧耶娃”。
到美國10年之后,斯維特蘭娜終于得到了“正式美國公民”身份,并成為一名共和黨人。不過,在這個所謂的“自由之邦”,她并未得到多少“自由”。1982年,斯維特蘭娜因?qū)γ绹械絽拹?,便帶女兒奧爾加輾轉(zhuǎn)到了英國,在那里,她也找不到多少自由與樂趣。此時,思親(她所生的一子一女留在蘇聯(lián))之情時不時涌上心頭。當(dāng)年底,勃列日涅夫去世,斯維特蘭娜一反當(dāng)年“再也不回”蘇聯(lián)的誓言,向蘇聯(lián)最高當(dāng)局提出“落葉歸根”的申請,而接任的安德羅波夫?qū)Υ宋从枥聿恰?984年春,已病入膏肓的契爾年科接任蘇共中央總書記,一年后便離世。這一年被史家稱為“蘇共執(zhí)政空白期”,斯維特蘭娜反受這個“空白”之“惠”,經(jīng)蘇共中央政治局臨時召集人,西方式民主意識濃的戈爾巴喬夫特批,帶著女兒回到了久別的莫斯科。在蘇聯(lián),她公開發(fā)表言論,猛烈抨擊美國式自由之虛偽,很快又獲得蘇聯(lián)公民身份。
回到離開已17年的蘇聯(lián),斯維特蘭娜感到物是人非,與留在蘇聯(lián)的子女相處格格不入,形同路人。后來,她到了祖宗發(fā)祥之地─格魯吉亞,而在此地,無親無故的,更找不到“感覺”。最后,斯維特蘭娜把自己的歸宿,還是定位于“在此地并感不到多少自由”的美國,一直與小女兒奧爾加相依為命,“深藏”在威斯康星州一個名叫“綠春”的幽靜之處。斯維特蘭娜晚年那長達(dá)20多年的隱居及其離世,也許因為失去昔日的“使用價值”,都沒有引起大眾媒體的興趣。
對于斯維特蘭娜的人生特質(zhì),論者大多用“叛逆”二字來概括。她的叛逆身世,與其顯赫而悲慘的家庭背景密切相關(guān)。她幼年失母,其父斯大林中年喪偶,終身未再娶,心情備受壓抑,加之以“皇冠壓頂”,特別是那場反法西斯戰(zhàn)爭,幾乎耗盡了他的全部精力,實在是再也無心無力關(guān)愛女兒。父愛母愛的極度缺失,兩位兄長生命之悲慘結(jié)局(大哥被德軍殺害,二哥被酒精奪命),對斯維特蘭娜的成長,投射出頎長的悲劇性陰影。
15年前,我任駐格魯吉亞大使期間,與斯維特蘭娜的大侄子,即斯大林的長孫葉甫根尼??朱加什維利結(jié)識。我曾多次與他談起過斯維特蘭娜。他說:“姑姑今年70歲了,現(xiàn)居美國。人到古稀,其一生大概就可以定論了。姑姑歷盡坎坷,究其原因,一言難盡。”當(dāng)我問及他的姑姑對斯大林那些怨恨之詞多少是真,多少是假時,他思索良久,才慢慢地說:“姑姑恨我的祖父,這是真的,但她那樣說,也有講給美國人聽的一面。”有一次,斯維特蘭娜這位大侄子,悄悄地向我道出這樣一句悟語:“名人之后,往往少受名門之惠,反而多受其累,甚至是其‘害’。”
(摘編自香港《大公報》文/李景賢)
(責(zé)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