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北斗七星”葬式揭秘

時間:2012-02-25 11:48來源:讀友報 作者:軼名 點擊: 載入中...

明定陵是明十三陵中第十座陵墓,埋葬的是明朝第13位皇帝神宗朱翊鈞(年號萬歷)和孝端、孝靖兩位皇后。明定陵1956年5月開始挖掘,1957年打開地下玄宮,至今已過了半個世紀,但是萬歷皇帝的葬式為何采用“北斗七星”式,一直是個未解之謎。
近日,在“世界文化遺產論壇”上,明十三陵特區(qū)辦事處王秀玲女士的一篇論文,首次揭開了萬歷皇帝的葬式之謎,并揭開了明代帝王均為身體側臥,雙腿微曲如睡眠狀的“北斗七星”葬式。

陵墓布局與“天象”有關

據(jù)王秀玲考證,古人以紫微星垣比喻皇帝的居處。“北斗七星”在古代被認為是極星,指向正北,位于天空中心,在星宿中屬紫微垣。古代常以星象變化預測人事吉兇,紫微垣對應的是人間帝王,是帝星所在。所以極星北斗又被認為是天帝居住的地方。
封建皇帝認為自己是上天派到人間的主宰,自稱“真龍?zhí)熳?rdquo;,信奉“君權天授”、“天人合一”的思想,視皇位為“天位”,并時刻把自己的行為與天聯(lián)系在一起,每當天空有變化時,他們便“自省”,認為是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對。基于這種思想觀念,他們將死視為“升天”,所以皇帝升天也就意味著到北斗七星上去住了。
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孝陵,主要建筑走向就呈“北斗七星”式布局。孝陵反映的是陵寢地面布局(因地宮未發(fā)掘),已發(fā)掘的明定陵地宮的布局即是仿生前皇宮模式,也是源于天象。在古代基于原始的宗教思想,皇帝認為人死后靈魂還在,并且和活人一樣,有飲食起居等各種要求?;诖?,歷朝帝王的陵墓大多反映著其生前所居宮室的某些形式和特點。
除此之外,在陵墓選址上也與天象有關,陵址的前后左右要有山,象征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龍、右白虎。以山象征天上的星座,而皇帝的陵則位于星座之間,自然皇帝也置于天宮之上了。

“北斗七星”式墓葬最能“聚氣”

從古代風水學的角度來看,這種“北斗七星”式的S形葬式最能夠“聚氣”。
王秀玲說,古人對天體有一種神秘感,認為北斗七星具有避邪功效。如河南西水坡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就發(fā)現(xiàn)墓主人東西兩側和腳下分別塑龍、虎和北斗天象圖。古人還把它刻在避邪劍上。其奧秘在于北斗七星的形狀恰為一個巨大的聚氣的S形。
皇帝選陵址要選能“聚氣藏風”的地方,選擇標準是山環(huán)水抱,因為山環(huán)水抱必有氣。在風水學中,用“曲則有情”來形容水和路的吉祥。山脈的起伏呈S形,河流則更明顯,總是蜿蜒曲折。明孝陵和明十三陵的選址及設計是與古代的風水理論相合的。
古人有“事死如事生”的觀念,皇帝也如此。帝王死后,也需要生氣、聚氣,“北斗七星”式這種S形葬式能夠生氣、聚氣,有了生氣,就有了萬物,預示著子孫萬代繁衍旺盛。如果依此而論,帝、后的葬式源于天象是有一定道理的。
王秀玲認為,朱元璋采用天象來設計皇宮、帝陵。他的思想肯定要影響到他的子孫后代。明十三陵所葬都是朱元璋后代,在陵墓選址和規(guī)制上均效仿明孝陵。作為明太祖朱元璋的子孫,又身為皇帝的朱翊鈞的葬式“源于天象”也就不奇怪了。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新聞
  • 61年前珍貴視頻!揭秘新中國第一臺“東方紅”拖拉機
  • 張仲景的“五石湯”竟然藏在涼州
  • 鐵道游擊隊:插入敵人心臟的鐵路“鋼刀”
  • 為啥明朝總招黑,一副好牌讓老朱家給打臭了
  • 文天祥就義秘聞:時人寫“生祭文”催其速死
  • “不忘初心 繼續(xù)前進——正確認識歷史 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