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誤讀日本政治 不要誤讀菅直人

時間:2011-12-28 19:57來源:世界知識 作者:卓南生 點擊: 載入中...
  對于日本的政局及派閥游戲,我們有必要透過現(xiàn)象認清其本質(zhì)。當日本媒體配合政局制造“人心一新”的假象時,外國媒體(包括中國媒體)可以站得高一些,遠一些,客觀報道,實事求是地、冷靜地尋求更加接近事實的分析,而不被日本傳媒鋪天蓋地的造勢所誘導。 
   
  怎樣看待“混亂”的日本政壇 
   
  怎樣看待菅直人的新內(nèi)閣,日本又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一個所謂的“草根首相”呢? 
  我認為這是民主黨“新政”破產(chǎn)的結果,當時民主黨的目的是要應付將要到來的7月參院的選舉(在前不久的參院選舉中,民主黨最終還是鎩羽而歸)。雖然這個選舉不能決定民主黨政府的去留,但卻是民意的反映。過去幾屆首相也是如此,他們有的在大選前逃跑,有的在大選之后被推翻。在鳩山下臺前,民主黨政權的支持率已經(jīng)從70%跌至不足20%。 
  作為一把手的總理因為支持率不到20%棄甲而逃,而同樣是民主黨的二把手一接棒支持率卻上升到60%,是個很不可理喻的現(xiàn)象,這其實和媒體的輿論誘導有關。為了面對大選,新首相菅直人的做法和自民黨時代新首相上臺時的做法如出一轍,就是以“人心一新”為標榜。由于前干事長小澤一郎已經(jīng)成為“腐敗”的代名詞,誰跟小澤在一起,誰就倒霉,所以首先要 “去小澤化”。與此同時,民主黨也模仿自民黨派閥政治的游戲規(guī)則,采取不同派閥輪流坐莊的辦法。田中派不行了,就由三木派或其他的派系出面頂上,制造“清新”的形象。當然,這需要媒體的相互配合才能達到。 
  不管自民黨還是民主黨,黨內(nèi)都有大大小小的派閥。大派閥財大氣粗,起著支配作用。小派閥不大被財界看好。但一旦有了風吹草動,大派閥不方便出面掌權時,相對廉潔的小派閥就可以倚小賣小,從中取利。當派閥游戲玩不下去的時候,比較特殊的現(xiàn)象就是讓小泉純一郎之類的人物上臺。小泉的做法是以“摧毀自民黨”為旗號,而達到“曲線救黨”的目的。中國國內(nèi)可能把小泉看得太重,我一向認為小泉不是一股政治力量,充其量只能說是政治舞臺上的一個小丑演員。 
  今天執(zhí)政的民主黨是個相對年輕的政黨,但一掌權了也向自民黨學習。菅直人一上臺就采取“去小澤化”的策略。小澤也模仿自民黨的手法,要我“暫時休息”,我就“暫時休息”,靜觀其變。但這種假戲有時也會真做,如此,小澤的大權可能就將真的旁落。小澤是個老政客,他當然不愿意看到這樣的局面出現(xiàn),因此在民主黨黨首選舉時,他非正式支持樽床伸二這個無名小卒。樽床不是小澤的親信或大將,卻得了129票,原因是小澤要間接警告菅直人不要做得太過分。也就是說,“反小澤”、“去小澤化”說說可以,卻不能太過認真。 
  對菅直人來說,怎樣重整日本經(jīng)濟,擺脫債臺高筑的財政困境是當務之急。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民主黨不得不部分修正 “選舉至上”的政治綱領,要問財源了,甚至主張增加消費稅。在這樣的背景下,對于經(jīng)濟大國中國,無論誰當政都會十分重視。不管喜歡或不喜歡,當政者誰也不能像小泉時代那樣胡鬧。在小泉政權后期,《讀賣新聞》的會長兼主筆渡邊恒雄曾講過幾句話,要小泉停止參拜靖國神社。渡邊這樣表態(tài),與其說是為了對中國表示友好,或者說是要反思歷史,不如說是自知鬧下去日本的日子不會好過。對于菅直人的新內(nèi)閣派經(jīng)濟界人士擔任駐華大使,讓中日混血兒女議員蓮舫出任大臣,一些媒體給予過多的掌聲,但認真分析,日本也許有外交上的考慮,但沒有必要過多解讀,過多的解讀其實只是一廂情愿,也與事實不符。 
   
  繼承“鳩山路線”意味著什么 
   
  菅直人除了要處理好黨內(nèi)問題和內(nèi)政之外,還得應對一些外交事務。首先是日美關系。鳩山時代日美關系不是很好,實際上鳩山并沒做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是擺出姿態(tài),表示要爭取較為“對等”的地位,但美國已經(jīng)受不了,具體體現(xiàn)在普天間基地問題上。戰(zhàn)后日本保守派骨子里無時不刻不想推行其獨立自主外交,只是限于實力對比而不得不采取臥薪嘗膽的策略。鳩山的祖父鳩山一郎從一開始就主張修憲。這也表明搞獨立自主外交不等于是開明或“親中國”。何況鳩山對美姿態(tài)是隨時隨地準備妥協(xié)的。不過,白宮并不接受鳩山部分的妥協(xié),而是要其徹底妥協(xié),鳩山只好在徹底妥協(xié)后掛冠而去。對于鳩山的妥協(xié)路線,菅直人上臺后全盤接受了。可以預見,他今后將會少談不現(xiàn)實的“中美日正三角關系”。其實所謂“正三角關系”,以現(xiàn)階段來說,是不現(xiàn)實的。只要美日安保條約這個軍事同盟性質(zhì)的條約存在一天,美日聯(lián)合對付中國就是個既定的政策,并不以任何人一廂情愿的解讀為轉移。日本的“東亞共同體”構想雖隱隱約約含有不希望美國插手的念頭,但更多的想法是:亞洲我就是老大,我要當亞洲的代言人。所以,“東亞共同體”的提法不等于“親亞洲”或“親華”,日本方面是故意做出一個姿態(tài)——美國乎?亞洲乎?好像很為難,其實一點兒都不為難。 
  有關菅直人的對華態(tài)度,不少媒體都在大談首相如何“草根”,有些甚至因菅直人學生時代比較激進的言行把他定位為“左派”,并等同于對華友好。菅直人一上臺,就有個別中國媒體說首相對中國特別友好,而且反對“臺獨”,這其實是一個誤報。菅直人和鳩山在對中國的態(tài)度上都有負面的記錄。菅直人在2002年到上海開會時,就公開要求中國允許臺灣加入聯(lián)合國,接著,還率領九人代表團到臺灣與民進黨交流,并準備見陳水扁,據(jù)說是見了李登輝。但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一部分中國的媒體的第一反應完全不提到這樣一個基本事實。 
  當然,就像最近的幾屆首相一樣,菅直人對華將會采取務實態(tài)度,不會像小泉那樣極端?,F(xiàn)在有不少人把日本首相是否參拜靖國神社作為衡量其對華友好與否的標準,其實這是完全被動的思維,中了某些日本政客的圈套。實際上應將不參拜視為理所當然的事。 
  在政治軍事方面,菅直人將會繼承鳩山路線。最近以來,為了轉移國內(nèi)的視線,日本政府和媒體總在談論“中國威脅論”,遇到問題,又把朝鮮推在前面,罵朝鮮時,日本主流媒體都不會放過指責中國的機會。另外,針對東海油氣田問題,日本態(tài)度也變得非常強硬。在“春曉”油氣田開發(fā)問題上,日本已很少提及“春曉”是誰的領土了??梢?繼承鳩山路線并不一定就是中日“和諧”。 
   
  大眾媒體:配合“派閥政治”游戲,維護現(xiàn)有體制 
   
  說到日本媒體與政界關系十分密切,有人會說你看日本的媒體不是經(jīng)常批評政府嗎?而且很多政權就是被他們搞垮的。有報道稱“日本傳媒扳倒多位首相”,好像日本媒體的力量很大,當政者不聽話就要倒霉,日本媒體起到了輿論監(jiān)督的作用。而實際上,所謂“日本媒體經(jīng)常扳倒首相”只說對了一半,很多媒體在政權即將倒臺時的確都會對當權者大批特批。但回過頭來看,這些后來被狠批的首相們當初是怎樣產(chǎn)生的?安倍上臺的時候日本媒體都在歌頌他——因為他有前首相(也是甲級戰(zhàn)犯)岸信介優(yōu)質(zhì)的遺傳因子,出身豪門;福田、麻生上臺初期,其支持率也非常高;剛剛下臺的民主黨鳩山上臺時,還被喻為引發(fā)了“地殼變動”,但僅僅只有八個月,媒體對鳩山就從一片贊好聲變成了群體落井下石。何以如此,這得先了解日本媒體的特征及其與政治的關系。 
  日本的輿論誘導有三大法寶。首先是“劃一性”。 這跟日本獨特的記者俱樂部制度有關。用中國國內(nèi)比較相近的字眼來說,就是“統(tǒng)一口徑”。其次是“集中豪雨”式的報道,也就是鋪天蓋地式的報道。每當一件事情發(fā)生,日本報紙的第一、二、三、四版等以及電視頻道全部都聚焦這一個話題。日本學界對日本有沒有所謂Quality Paper (高級報紙)一直都有爭論?!冻招侣劇肥遣皇歉呒増蠹?《日本經(jīng)濟新聞》是不是高級報紙?不少學者對此持否定態(tài)度。為什么?高級報紙從傳統(tǒng)的定義來說——當然是西方的觀點,比如《The Times》、《New York Times》等,這些報紙發(fā)行量有限,其版面基本固定,在限定的版面中以報道政治、經(jīng)濟為主,它不會對諸如綁票案等連續(xù)幾天渲染。而發(fā)行量動輒數(shù)百萬的日本報紙每天都會重復渲染,最突出的是有關中國的“毒餃子事件”,那時各大報一連二十多天都在重復報道和追蹤,電視更不用說了,幾乎所有的電視臺都是同一個鏡頭,反復出現(xiàn)。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鋪天蓋地的報道有不少是以激情、煽情的手法(日本輿論誘導的另一法寶)開展的。 
  而當這三大法寶同時使用時,日本國內(nèi)就很容易在短時間內(nèi)形成共識。從這個角度看,日本首相人氣之升降與日本傳媒的報道不無關系。 
  日本的媒體經(jīng)常批評政府、財界和官僚(公務員),如此看來,媒體相對政、官、商,好像是在扮演監(jiān)督者或者類似法官的角色。媒體也常常說,都是你們?nèi)?政、官、商)建立的“鐵三角關系”,把國家搞得一塌糊涂。 
  實際上是不是如此呢?一名記者在一篇文章中寫道,實際上不是“鐵三角”,而是“鐵四角”。筆者在學生時代也曾在日本的大報實習過,并跟日本的報界打了很長時間的交道。我認為日本的傳媒、日本的記者實際上跟官方關系很近,說形影不離也不為過。日本媒體的自我定位不在于袒護哪一個政治家,而在于維護現(xiàn)有體制。不能讓體制出現(xiàn)混亂,即配合“派閥政治”游戲,不斷制造“新期待”。也就是說,不是體制出了問題,而是頭面人物欠佳,只要換一個首相換張臉孔就行了。換一個首相的作用就是讓大家消消氣,然后再回到以前的老路上。新內(nèi)閣(自民黨、民主黨亦然)都喜歡標榜“人心一新”,只要人換了,大家就不再追究過去的責任了,雖然偶爾還會提及一下,但大家只看面孔,你看這個人多帥、多“草根”,再也不談金錢丑聞,天大的事也就告一個段落了。 
   
  中國媒體對日報道的傾向與偏差 
   
  從第三者的角度來看,我覺得中國媒體的對日報道相對單純。一件事情發(fā)生,與其說先交代問題的來龍去脈,不如說更急于定性,即貼上“友好”或“非友好”的標簽。 
  不久前,我看到一家報紙的大標題寫道:“日本首相不當親華派”。我不禁要問,日本有過“親華派”的首相嗎?田中角榮是“親華派”嗎?福田康夫是“親華派”嗎?我認為這樣的詞很容易引起誤解,建議盡量避免使用。 
  再就是中國的對日報道受到固定觀念與邏輯的束縛。其中最典型的是“一小撮”論。我上世紀六十年代從新加坡到日本留學,實事求是地說,當時日本國內(nèi)反戰(zhàn)(反對越南戰(zhàn)爭)、反對軍國主義復活的聲音十分洪亮,是時代的潮流,當時公開提出修改和平憲法的的確是“一小撮”。“一小撮”論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還算正確,但是到了“總保守化”的今天,整個局勢已經(jīng)發(fā)生了極大的改變,這種情況下,如果人們還在一廂情愿地談論“一小撮”,是不現(xiàn)實的。另外,所謂“左派”、“右派”的簡單劃分邏輯,也應該結束了。最典型的例子,是把《朝日新聞》視為“左派”報紙。事實上,日本國內(nèi)的有識之士向來都不認為《朝日新聞》是左派或“親華”報紙。上世紀60年代,《朝日新聞》曾被美國的日本專家,也就是美國駐日大使賴肖爾戴上紅色帽子,其實一點兒都不準確?!冻招侣劇穬?nèi)部雖然有一些開明人士,但《朝日新聞》從來不是左派或“親華”報紙。這些固有觀念我想有必要改變。 
  還有,就是中國媒體似乎有報喜不報憂和過于重視日本政壇人物起落的惰性報道傾向。曾經(jīng)有日本學者認為,中國只有對日工作而沒有客觀的對日研究。因此主張從日本輸入“客觀”的日本學研究給中國。我個人認為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中國方面可能有時的確過于急躁,每當日本政壇發(fā)生變化時,與其說是關注其今后的政策走向,不如說是更關心誰會當選下一屆首相,多少還停留在依靠人脈的思維上。從這個角度看,日本某些專家上述的評語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認真分析,日本方面對華研究也不是就真的那么客觀或單純,準確地說,日本方面對華研究也許做的更加高明、更加細致些,其中也有不少實際上是為了對中工作而展開的對華研究。 
  最后,我想強調(diào)的是,對于日本的政局及派閥游戲,我們有必要透過現(xiàn)象認清其本質(zhì)。當日本媒體配合政局制造“人心一新”的假象時,外國媒體(包括中國媒體)可以站得高一些,遠一些,客觀報道,實事求是地、冷靜地尋求更加接近事實的分析,而不被日本傳媒鋪天蓋地的造勢所誘導。 
   
   (作者為新加坡旅華學者、北京大學客座教授、日本龍谷大學名譽教授,本文是作者6月13日在北京大學世界華文傳媒研究中心主辦的“北大新聞學茶座”上的發(fā)言摘要)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新聞
  • 海外出版毛澤東著作不要版權費
  • 胡宗南娶妻寧要戴笠情婦 不要宋美齡外甥女
  • 拉登最后遺言“不要拉燈”
  • 貪官嚴嵩“美女送上門也不要 終生不納妾”?
  • 怪癖皇帝:同性戀者不要江山 菩薩皇帝被餓死
  • 魯迅的女人很難做:他吃菜不要莖 魚肉不能有刺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