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頁殘紙讓王羲之走下神壇

時間:2012-11-30 17:28來源:鑫報 作者: 點擊: 載入中...

石空書法評論

 

幾頁殘紙讓王羲之走下神壇

 

樓蘭殘紙文書1

樓蘭殘紙文書2

樓蘭殘紙文書3

樓蘭殘紙文書4

樓蘭殘紙文書5

樓蘭殘紙文書6

樓蘭殘紙文書7

樓蘭殘紙文書8

樓蘭殘紙文書9

樓蘭殘紙文書10

樓蘭殘紙文書11

樓蘭殘紙文書12

樓蘭殘紙文書13

  樓蘭殘紙文書(局部)
 



  從一個歷史穿越說起。


  3012年夏天,在中國甘肅酒泉市的施工工地上,考古發(fā)現(xiàn)了一批文物。其中有1000年前文革大字報、生產(chǎn)隊賬簿、書法學習班習作和當時書法家的作品,這些文書殘紙的墨跡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就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被視為中國書法極具研究價值的資料。評論家說,這些墨跡殘紙真實再現(xiàn)了那個時期復雜紛呈的社會現(xiàn)象和書法情況。


  我從這樣的角度提出的問題是,中國書法是一個前有古人后有來者的發(fā)展過程,書法資源是在承前繼后下不斷被挖掘、整理、模仿、恢復創(chuàng)新的過程,幾千年時空的改變使中國書法在不同時期有各自的表現(xiàn)形式、美學標準和價值取向,中國書法是在繼承與創(chuàng)新的螺旋式的前進:被前朝尊為經(jīng)典的,會被后朝否定并出現(xiàn)新的經(jīng)典。


  一部中國書法史就是一部筆法和章法的變革史。中國書法從先秦書法到唐代書法,在到達頂峰后,開始第一次嚴格意義上的求變。可以說魏晉時期處于原生態(tài)的書法狀態(tài),這一時期書法從筆法、章法、墨象等方面都表現(xiàn)出生動的,充滿創(chuàng)造的活力。任何人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寫出自己想寫的字,當時的人們在對官方文字篆書的改進中創(chuàng)造出了篆變隸;隸變行、草等多種字體,這一時期可稱中國書法的孩童期。書法流露出天真、率意和直抒情懷,包括皇帝在內(nèi)的任何人,都不會像今天的書壇,對別人指手畫腳,貶低他人抬高自己,因為當時書壇沒有統(tǒng)一標準,大家都如同今天音樂家從原生態(tài)音樂中吸取營養(yǎng)一樣。因此我們有必要回到魏晉殘紙中去尋找中國書法的根,今天很多音樂的素材來自于大山深處的民歌,鮮活的唱法和優(yōu)美的旋律讓那些學院派相形見拙而又興奮不已,書法又何償不是這樣呢?


  唐王朝國力強盛,等級森嚴。在創(chuàng)造國家制度和推崇儒學為上的行為規(guī)則的同時,也在書法方面形成了嚴格的規(guī)范和標準,唐楷就是一例。后世以唐楷為衡量書者功底的唯一標準,不會寫楷書或者寫得不好就不能進入書法家的行列。任何事物在規(guī)范的之時就是僵化之日,科舉制度從體制上讓書法更為僵化,秀才的試卷必須是工整的楷體,唐楷之后中國書法竟然再沒有出現(xiàn)新的字體,這是何等悲哀的事?。刻仆醭牧硪粋€書法悲劇是為中國樹立了一個“書法標兵”——王羲之。皇帝大人喜歡王羲之的字,于是王羲之就成為當時的書法標準并影響至今。這讓后世情何以堪?現(xiàn)在幾乎每一個寫字的人都從臨摹王羲之開始,每個書法家的簡介上都會定式般的寫上從小臨摹“二王”,當幾千萬寫字的人去臨摹一個偶像,而且臨摹的還不是原作,原作據(jù)稱進了皇帝的棺材。那會是一種什么景象呢?就如同現(xiàn)在所有唱歌的人都以一個歌唱的標準去唱歌家一樣滑稽可笑。


  王羲之是被人為的塑造為書法典型的。事實上,在王羲之的同時代還有許多張羲之、馬羲之、牛羲之字寫得和王羲之一樣好,甚至比他更好,如果皇帝大人看中是馬羲之,而馬羲之的字又是另外一種風格,那今天的推崇就是別外一回事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不信請看:樓蘭魏晉殘紙。魏晉書法真跡唯一有王珣《伯遠貼》是我們無法窺探魏晉書法全貌。1901年3月,瑞典人斯文赫定在樓蘭古城挖掘出一批剪紙文書;1980年4月,中國考古家侯燦率部挖掘出一批。先后5次共挖掘出700多件,其中木件400多件,殘紙文書290件。這批文書、殘紙、墨跡是和王羲之同時代的作品。此前全世界只有一件墨跡真跡。這些墨跡是當時的邊關官吏和凡人走卒,邊關軍士所書,內(nèi)容涉及軍事、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個方面,說白了就是當時的生活記錄、來往書信、燧烽記錄等日常瑣事,有的就是當時練字的廢紙,可是它生動的展現(xiàn)出當時的書法景象。王羲之在永和九年寫下了《蘭亭序》,殘紙中有比永和九年早60多年永嘉年間所寫的書法,一對比就能看出和王羲之不相上下。魏晉時期美學價值在這些文書殘紙得到了充分表現(xiàn)。當你看完這些魏晉殘紙(見圖),你就會對王羲之有新認識,進而對中國書法新認識。魏晉書法正是在群眾基礎上產(chǎn)生了豐富多彩的筆法和章法,字里行間都能看到今天筆法的源頭。


  這時你就對王羲之不會那樣崇拜了,甚至有點抱怨和恨意。為什么呢?因為正是由于王羲之的作品(有些甚至是別人臨摹的)被視為經(jīng)典,而抹殺和抑息了可能的想象。在王羲之的筆法和章法只是魏晉書法中的一種,殘紙所表現(xiàn)的更多的筆法和章法在今天已經(jīng)失傳,自唐至今所謂創(chuàng)新的筆法、章法——包括現(xiàn)代書法的很多筆法和章法都能在魏晉殘紙中找到影子,一個豐富多彩,百花齊放的書法盛世被一個人代替了。王羲之是中國書法的珠穆朗瑪峰,后人只能仰望而無法登攀。如果把王羲之之后比作珠峰的南坡的話,那么珠峰的北坡是什么樣子呢?


  那里空谷幽蘭,飛禽走獸,龍飛鳳舞,時空變幻交織,天象墨象齊舞,抽象的思維化作具象的圖案,第一個線條都是一種心靈的語言,學會這種語言就懂得了它,這里貫穿著古典哲學和辯證法,它像銀河系一樣遼闊浩大,神秘而又親切,你能看到巨龍飛躍天空的痕跡,丹頂鶴在翩翩起舞,獅子在奔馳中撒歡,每一個線條都是閃電般的輝煌,每一滴墨跡都是一片炫麗的彩云,翱翔其中,醉了!


  一個王羲之阻隔了中國書法的血脈!一切美好都被擋在了視線之外,讓我們無法閱歷他的美妙。


  王羲之之后,米芾、王鐸等書法家都試圖在創(chuàng)新,而且他們確實有創(chuàng)新,然而他們都被王羲之光芒籠罩在陰影中,乃至王鐸悲奮發(fā)出“不服,不服,不服”的吶喊。這就是中國書壇的千年悲哀。夜深人靜白雪飄飄,我在讀魏晉殘紙的時候,不由想到如果米芾、王鐸看到今天的魏晉殘紙,他們會有什么感想?米芾曾以集字而受人詬病,也因集字成名大家,可見傳統(tǒng)勢力對中國書壇的壓抑之烈,最具諷刺意義的是米芾自我陶醉的“八面出鋒”筆法,王鐸搖曳奇異的章法均在魏晉殘紙中都有表現(xiàn)。


  感謝考古讓我們看到了2000多年前的真實墨跡,讓我們走進了中國書法童年時期。因為沒有成人而顯得天真爛漫,憨態(tài)可愛,沒有任何雕琢和約束,寫字的狀態(tài)就像鳥一樣自由的,想怎么寫就怎么寫。現(xiàn)在書法中的平、移、扭、轉(zhuǎn)、提、按——幾乎所有的筆法都無出其右。在魏晉殘紙中你能看到、感到并臨摹現(xiàn)在根本不存在的筆法,那才是中國書法的源泉。


  今天就寫到這里,下一篇我將談《書史十二簡牘》。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新聞
  • 樓蘭殘紙與敦煌寫經(jīng)傳承關系研究——兼論書法的書寫性和經(jīng)典
  • 書法:向爺爺學習?還是向?qū)O子學習?
  • 石空書法評論系列文章
  • 晉·王羲之·題衛(wèi)夫人筆陣圖后
  • 晉·王羲之·論書
  • 頂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quán)??|?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quán)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