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

時間:2014-12-08 17:45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吳愛英 點擊: 載入中...
  原標題: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從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全局的戰(zhàn)略高度,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出一系列新的重大部署,是指導新形勢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綱領性文件。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稕Q定》提出了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的重大任務。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wèi)者,對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具有重要意義。
  
  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礎
  

  法治意識是人們對法律發(fā)自內心的認可、崇尚、遵守和服從。習近平同志指出,法律要發(fā)生作用,首先全社會要信仰法律。如果一個社會大多數人對法律沒有信任感,認為靠法律解決不了問題,那就不可能建成法治社會。因此,一定要引導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使人們發(fā)自內心地對憲法和法律信仰與崇敬,把法律規(guī)定內化為行為準則,積極主動地遵守憲法和法律。只有這樣,才能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法治建設,高度重視培育全社會法治意識。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法治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多次就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培育全社會法治意識提出要求部署,并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體布局、主要任務和總的要求,標志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規(guī)律的認識和把握達到了新高度和新境界。伴隨著我國法治建設的進程,全社會的法治意識不斷增強。但必須看到,當前我國社會中信權不信法、信錢不信法、信訪不信法的現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就在于全社會法治意識還沒有真正樹立起來。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依然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
  
  《決定》明確提出,要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開展全民普法,把法律交給億萬人民群眾,是人類法治發(fā)展史上的一大創(chuàng)舉。1985年以來,我國已制定實施了6個五年普法規(guī)劃。近30年的法制宣傳教育,有力提高了全體公民的法律素質,增強了全社會的法治意識。從法制宣傳教育到法治宣傳教育,內涵發(fā)生了深刻變化,既包括對法律體系和法律制度的宣傳,也包括對立法、執(zhí)法、司法、守法等一系列法律實踐活動的宣傳,更加突出了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培育,更加突出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能力的培養(yǎng)。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傳播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在全社會形成憲法至上、守法光榮的良好氛圍。
  
  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的長期基礎性工作。要持之以恒地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深入學習宣傳以憲法為核心的各項法律法規(guī),深入學習宣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使全體公民廣泛了解和掌握相關法律知識。注重對法治理念、法治思維和法治信仰的培育,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培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使人民群眾充分相信法律、自覺運用法律,形成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行為習慣。
  
  把領導干部帶頭學法、模范守法作為樹立法治意識的關鍵。要認真做好并不斷深化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工作,完善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努力使各級領導干部掌握履行職責所必需的法律知識,增強依法執(zhí)政、依法行政意識,帶頭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自覺依法辦事,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fā)展、化解矛盾、維護穩(wěn)定能力。把憲法和法律作為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內容,列為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社會主義學院必修課,推廣領導干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制度和公務員法律知識考試等做法,增強領導干部和國家工作人員的法治觀念和法律素質。
  
  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內容。要堅持法治教育從青少年抓起,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序列、列入中小學教學大綱,在中小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保證在校學生都能得到基本法律知識教育。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一體化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網絡,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和社會實踐,組織開展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法治教育活動,增強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把法治宣傳教育納入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把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等情況作為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的重要指標,納入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考核評價體系,推進法治宣傳教育不斷深入。
  
  創(chuàng)新普法宣傳形式。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同志“要創(chuàng)新宣傳形式,注重宣傳實效”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推進普法教育工作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工作理念,進一步樹立服務大局的理念,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來謀劃和開展普法工作;進一步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大力宣傳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進一步樹立普及法律知識與培育法治觀念并重的理念,注重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培育;進一步樹立普法教育與法治實踐結合的理念,積極推進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和法治創(chuàng)建活動;進一步樹立注重實效的理念,探索建立普法宣傳教育效果評估標準體系和跟蹤反饋機制。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善于抓住重點、分類施教,針對不同對象,采取不同方法,提高法治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廣泛開展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大力推進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積極開展文化產品創(chuàng)造和推廣,增強普法宣傳教育的滲透力。建立健全媒體公益普法制度,推動普法宣傳公益廣告在公共場所、公共區(qū)域全覆蓋。要加強新媒體新技術在普法中的運用,為公眾提供更多、更便捷的學法渠道,提高普法實效。
  
  健全普法宣傳教育機制
  
  健全完善的普法宣傳教育機制,是推進普法宣傳教育工作取得實效的重要保障。普法宣傳教育是一項社會系統(tǒng)工程,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要通過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健全制度,健全普法宣傳教育機制,提高普法工作實效。
  
  健全普法宣傳教育機制。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普法工作的領導,宣傳、文化、教育部門和人民團體要在普法教育中發(fā)揮職能作用。要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宣傳普法工作,宣傳法律知識,繁榮法治文化,弘揚法治精神,營造良好的普法教育社會氛圍。
  
  健全普法責任制。實行國家機關“誰執(zhí)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落實各部門、各行業(yè)及社會各單位的普法責任。要積極引導群眾關心、關注和參與立法活動,使立法過程成為宣傳法律的過程。建立法官、檢察官、行政執(zhí)法人員、律師等以案釋法制度,加大執(zhí)法、司法過程中的普法力度,使辦案過程成為向群眾宣傳法律的過程。執(zhí)法、司法機關要定期編輯、推出各類典型案例,開展以案說法、以案釋法活動,發(fā)揮典型案例的教育警示作用。
  
  加強普法工作隊伍建設。要重點抓好司法行政機關普法工作者隊伍和各部門、各行業(yè)專兼職普法工作者隊伍建設,配齊配強工作人員,切實提高能力素質。加強各級普法講師團建設,選聘優(yōu)秀法學人才參加講師團,充分發(fā)揮講師團在普法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加強普法志愿者隊伍建設,鼓勵和引導司法人員、行政執(zhí)法工作人員、社會法律從業(yè)人員、大專院校法律專業(yè)師生加入志愿者隊伍,提高普法志愿者的法律素質和工作水平。
  
  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行為懲戒機制
  
  《決定》指出,要牢固樹立有權力就有責任、有權利就有義務觀念。健全公民和組織守法信用記錄,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和違法失信行為懲戒機制。這是培育全社會法治意識的制度動力和有力保障,有利于在全社會形成尚德守法的價值取向,使尊法守法成為全體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為。
  
  樹立有權力就有責任、有權利就有義務觀念。我國憲法第三十三條規(guī)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樹立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首要的就是堅持權責統(tǒng)一、權利義務統(tǒng)一原則,不能只講權利、不講義務,也不能只講義務、不講權利。特別是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應當樹立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jiān)督、違法受追究的意識,嚴格按照法定職責和權限行使權力、承擔法律責任,自覺接受各方面監(jiān)督,成為尊崇法律、運用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的表率。
  
  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守法誠信是社會公眾的基本規(guī)范,是每個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社會成員立足于社會的必要條件。守法誠信建設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既要加強守法誠信教育,又要強化制度約束,形成守法誠信長效機制。要健全公民和組織守法信用信息記錄,使每一個公民和組織的信用狀況公開透明、可查可核。完善守法誠信褒獎機制,在確定經濟社會發(fā)展目標和發(fā)展規(guī)劃、出臺經濟社會重大政策和重大改革措施時,把守法經營、誠實信用作為重要內容,形成有利于弘揚誠信的良好政策導向和利益機制;在市場監(jiān)管和公共服務過程中,充分應用信用信息和信用產品,對誠實守信者實行優(yōu)先辦理、簡化程序等“綠色通道”支持激勵政策,在全社會形成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的良好氛圍。
  
  完善違法失信行為懲戒機制。完善違法失信行為懲戒機制,強化對違法失信行為的約束和懲戒,是維護憲法和法律權威、樹立法治意識的重要途徑。要完善失信行為約束和懲戒機制,實行失信發(fā)布制度,建立嚴重失信黑名單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建立多部門、跨地區(qū)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加強對涉及食品藥品安全、環(huán)境保護、安全生產、稅收征繳等重點領域違法犯罪行為的專項整治,形成揚善抑惡的制度機制和社會環(huán)境。完善違法行為懲戒機制,堅持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讓受到侵害的權利都能得到有效保護和救濟,使違法犯罪活動都受到應有制裁和懲罰,努力讓人民群眾從每一次執(zhí)法活動中、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從而發(fā)自內心地敬畏法律、信任法律和遵從法律。
  
  加強公民道德建設
  
  《決定》指出,要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具有天然的聯系和共同的價值取向。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必須加強公民道德建設,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使法治成為人們的道德追求。
  
  堅持法治建設與道德建設相結合。習近平同志多次強調,要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把法治建設和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把他律與自律緊密結合起來,做到法治與德治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我國古代的德治思想十分豐富,儒法并用、德刑相輔是我國歷史上常用的治理方式。要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深入挖掘和闡發(fā)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增強法治的道德底蘊。通過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實踐養(yǎng)成、制度保障等,把道德建設融入法治建設各環(huán)節(jié),強化規(guī)則意識,倡導契約精神,弘揚公序良俗,用良好的道德風尚引領全體公民自覺守法、維護法律權威。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一個國家的公民道德素質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著法治進程。要加強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推動學雷鋒活動、學習宣傳道德模范活動常態(tài)化,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廣大黨員干部要模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良好道德風尚,爭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范者、誠信風尚的引領者、公平正義的維護者。
  
  發(fā)揮法治在解決道德領域突出問題中的作用。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并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干部群眾的道德榮譽感和道德自覺性不斷提升,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高。同時也要看到,國內外環(huán)境深刻變化,經濟社會深刻變革,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日益多元,追求真善美與道德行為失范相互交織,誠信缺失、價值觀扭曲問題依然存在。要根據經濟社會發(fā)展需要和人民群眾的愿望要求,把道德領域的一些突出問題納入法律調整范圍,加大執(zhí)法、司法工作力度,弘揚真善美,制裁假惡丑。深入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把加強道德教育和依法解決問題、健全制度保障結合起來,讓違法行為不僅受到法律制裁,而且受到道德譴責,引導人們強化道德觀念和法治意識,推動形成崇法守信的社會風尚。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新聞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