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更應注重老人精神贍養(yǎng)
隨著城市化進程,人口老齡化加速,老年人在社會人群中的比例逐漸增大。根據(jù)蘭州市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60歲以上的老人達到50.59萬人,占到蘭州市總?cè)丝诘?5.65%。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不過,老年人要想成為“寶”,就需要以健康為前提,老年人和他們的兒女都深知這一點。現(xiàn)在的老年人,經(jīng)濟收入穩(wěn)定,生活環(huán)境良好,知識水平普遍提高,對健康知識的了解、養(yǎng)生意識的增強,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現(xiàn)在的老年人身體都不錯,看上去都比實際年齡小。”這是現(xiàn)在很多人的感受,但人們可能沒有注意到:老年人的心理卻越來越脆弱。記者通過走訪蘭州市多家社區(qū)心理咨詢室了解到:如今前來咨詢的老年人較以往大有增加,其中有不少老年人是專程來看“心病”的,抑郁、焦慮、恐懼等問題困擾著老年人的生活,由心理問題引發(fā)的身體不適所占的比例更高,這些嚴重影響著老年人的健康質(zhì)量。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不乏很多看似“無理取鬧”,讓人“啼笑皆非”的案例。
為此,專業(yè)心理咨詢師和社區(qū)心理咨詢專家呼吁:其實,很多問題都是老年人內(nèi)心世界的反映,為人子女,切不可等閑視之。同時,解決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除自我精神慰藉外,需要家庭、社會等多方參與。
“總幻想鄰居故意找茬,都是寂寞惹的禍”
最近一段時間,城關區(qū)臨夏路靜安門社區(qū)一件小事讓社區(qū)的綜治員們很是犯愁。年過六旬的徐老太太近幾個月來總是“蠻不講理”、“無中生有”,樓上樓下的鄰居都被她鬧得不得安寧,一個勁找社區(qū)投訴。
事情其實都不大。拿前不久的一次敲門事件來說,可能是上了年紀又獨居的緣故,老太太有個習慣,每天下午5點多準時上床睡覺。那天,樓上不知道哪家搬家,可能在搬運家具中磕碰了暖氣管道和樓道扶手,產(chǎn)生了些噪音。在還沒搞清楚噪音來源,越想越生氣的老太太就沖到樓上鄰居家,認為是鄰居故意找茬、打擾了她休息,遂大罵:“我這么大年紀了,你想嚇死我??!”
類似的小事,都會“激怒”老太太,并被他抓住不放,一再擴大。甚至每隔幾天就要給社區(qū)打電話,說總是聽見鄰居在背后講她壞話,影響自己吃不好、睡不好。
“對面那棟樓的一個女娃娃,每次穿著吊帶在家里晃蕩,連窗簾都不拉,讓人看見多不好,有礙觀瞻。”
“上次在小區(qū)里碰見老李,想跟他聊天,人家不理我,在我背后說壞話的肯定有他!”
“老王的孫女就喜歡去學跳舞,也不好好學習,每次一說,她還不高興。都不知道老人是在替她操心!”
……
就樣的場景,平均每星期至少一次。徐老太太不僅跑到社區(qū)里發(fā)牢騷,還總是當著社區(qū)居民的面對人家的做法“指指點點”,久而久之,大家都不太喜歡與她講話,都覺得她嘮叨、愛挑刺。
“老年人心理疾病的根源,很大程度上都源于太孤單。人一孤單,就容易幻想。”靜安門社區(qū)書記何曉娟說,他們多次找老太太聊天疏導,發(fā)現(xiàn)老人的子女很少過來探望,常年獨居生活讓老人覺得十分孤單,言語中不時流露出對子女的想念,甚至覺得只有自己有點什么事情,孩子們才會上門探望。“我們經(jīng)常將老人比作‘老小孩’。他們這么做,就像小孩子愛哭鬧一樣,只是希望以這樣的方式喚起子女的關心。”
高彩林先生是社區(qū)心理咨詢志愿者,但同時他還擁有甘肅省專家心理咨詢治療門診室負責人、甘肅省心理咨詢師學會、心理咨詢師專家督導專業(yè)委員會主任等多個頭銜。據(jù)他觀察分析,這是老人的一種“黃昏心理”,多發(fā)生在獨居老人身上,因為人際交往狹窄,總覺得自己被排除在生活之外。其實,說到底,是老人心里落差大,才會有這些的不滿情緒。總是覺得受不到尊重和重視,找不到存在的價值,于是不自覺的以“挑刺”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想以此獲得別人的重視。
“這種狀況的改變,需要整個家庭環(huán)境的配合,子女要?;丶铱纯?,多陪老人聊聊天,排遣老人的寂寞心理。”高彩林提醒說,如果老人的情況依舊比較嚴重,就不能僅依靠單純的心里疏導,需要到專門的機構(gòu)去看看。所以為人子女,不要忽視老人的心理變化,及早注意到并及時對老人進行心理疏導。
“老年人現(xiàn)實精神生活不容樂觀,面臨的心理困境還有很多”
幾十個平方米的房間里,幾張沙發(fā)擺放在茶幾旁,旁邊會播放柔和的音樂,這就是甘肅省專家心理咨詢治療門診室。作為門診室的負責人,高彩林先生服務對象有很大一部分是蘭州市的老人們,實行預約制,每次咨詢約50分鐘。
“就我所接觸的老人來看,他們的現(xiàn)實精神生活不容樂觀。”3月8日,參加街道組織的義診活動,在接待完當天最后一位咨詢對象,高彩林一臉憂慮:“如今城市老年人的衣食之憂基本解決,精神需求的滿足更加重要迫切。”
作為甘肅省專家心理咨詢治療門診室負責人、甘肅省心理咨詢師學會、心理咨詢師專家督導專業(yè)委員會主任,本職工作就是做心理咨詢的高彩林關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已有二十多年。此前,他的免費咨詢志愿活動走進過蘭化、甘農(nóng)大、劉家堡社區(qū)、十多家干休所等多個單位社區(qū)。
58歲的劉師傅是自己走進蘭州市專家心理咨詢治療門診室的。
他說老伴去世有10多年了,自己退休后就一直一個人生活。人老了,想找個伴,就這么個愿望,慢慢長成了劉師傅心里解不開的“結(jié)”。
起初來來回回相了很多次親,一直都沒定下來。撇開眼緣、人品,劉師傅還有一個衡量的“準則”就是一定要門當戶對。“希望對方也是事業(yè)單位退休,退休工資水平與我相當;孩子們最好都有不錯的工作,生活上沒有太多的壓力。”劉師傅說,這么考慮就是擔心別人是沖著他的財產(chǎn)來的。
對劉師傅的兒子而言,老人的這個舉動也讓他有些擔心。“錢的問題很難說清楚的,老人年紀大了,容易犯糊涂。說不定什么時候被人騙了都不知道。”于是,劉師傅的兒子提出來幫老爸保管存折,“密碼我不問,也不會動老爸的錢,就只是擔心他干出傻事。”
兒子的舉動,讓劉師傅心里更添了不安。“我還在呢,他就盯著我的錢了。我怎么可能放心讓他管我的錢,萬一我生病了,錢要不出來,可怎么辦!”
高彩林開出的藥方是,作為子女,應該更多地關愛已年老的父母,老人的安全感,尤其是獨居老人,很多時候源于房子、存折等“老底”。子女對老人應多一份體諒。老人對財產(chǎn)的焦慮,一方面可以借助法律援助來解決,比如劉師傅擔心再找老伴是沖著錢來,不妨在婚前做財產(chǎn)公證,免除雙方的后顧之憂;另一方面,子女在對待老人財產(chǎn)的方式上也要有所改變,要以能讓老人安度晚年為第一要義。
“老年人面臨的心理困境還有很多。”高彩林說,老年人的心理特點是易怒、情緒不穩(wěn)定,容易產(chǎn)生焦慮感。日常活動場地缺乏,文體娛樂活動參與率低,以看電視、打牌為主的閑暇生活單調(diào)乏味,也會帶來精神的孤獨。
此外,人到老年,軀體衰老跡象多了,親友離世者多了,更容易意識到自己離生命終點越來越近,會有一定的不安全感。尤其是喪偶老人,會格外感覺孤寂。而失能老人的心理健康問題更是復雜。如此種種老年心理疾病和障礙會嚴重損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誘發(fā)或加重各種軀體癥狀、疾患,甚至導致絕望自殺。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在與社會、與他人的互動、交往中實現(xiàn)的”
“老人到了這兒,這兒就是他的舞臺。咨詢開始前,我會做簡單的自我介紹,并告訴老人哪些問題我可以有所幫助。我的主要任務是傾聽和點撥。”高彩林說,他很想幫助更多的老人,但讓他煩惱的是,很多老人沒有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心理問題,或者他們并不承認這一點。
“首先是居民對心理健康問題的認識還存在誤區(qū)。居民把心理問題等同于心理疾病或精神病,以為是嚴重的疾病,因害怕別人的眼光而羞于尋求正規(guī)、專業(yè)的幫助。其次,居民不信賴陌生人。怕自己的隱私被陌生人知道會被胡亂傳播。”城關區(qū)東崗西路街道東崗西路社區(qū)書記吳治斌亦有同感,“另一個相關的問題是,目前這樣專業(yè)的心理咨詢機構(gòu)在蘭州并不多。雖然蘭州不少社區(qū)都建立了心理咨詢室,為居民低償或無償提供心理咨詢服務,但居民們對這一新的便民服務非常漠然。其次,由于宣傳力度不夠,咨詢師在社區(qū)的時間相對單一,難以滿足居民的需求,也是客觀存在的問題。”
“除了心理援助,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社會支持,還包括在全社會弘揚尊老愛老的關愛氛圍、改變老年人無用的錯誤觀念。更重要的是,為老年人走向社會搭建平臺、提供機會,促進其再次融入社會,達到自我實現(xiàn)。”高彩林說,在這方面,國外很多做法值得借鑒。
高彩林講述了一則名叫《相約星期二》的故事。作者是美國著名作家米奇·阿爾博姆。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年逾七旬的社會心理學教授莫里在1994年罹患肌萎性側(cè)索硬化,一年后與世長辭。作為莫里早年的得意門生,米奇在老教授纏綿病榻的14周里,每周二都上門與他相伴,聆聽他最后的教誨,并在老師死后將其醒世箴言綴珠成鏈,冠名《相約星期二》。
“一個失能老人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度過最后時光,給無數(shù)讀者帶來長久的感動,實現(xiàn)自己的生命價值,像前面提到的兩位老人,體力和精力仍比較旺盛,完全可以繼續(xù)老有所為、老有所用。你是工人,可以給鄰居打個鐵壺;你是教師,可以輔導家境貧困的孩子……”高彩林介紹,現(xiàn)在為了改變這種狀況,甘肅省專家心理咨詢治療門診室聯(lián)合蘭州市多個社區(qū),開始嘗試多種形式的改變。“居民不愿上門,我們就走出去。居民擔心個人來咨詢會被人誤會,我們就開展團體性質(zhì)的輔導和講座。最重要的是,通過團體輔導、開展講座、團體活動等方式,找到一條適合社區(qū)心理咨詢的好路子。
“老年人心理健康工程需要民政部門、老齡部門、衛(wèi)生部門等各方支持。這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應多頭參與,有序推進。”高彩林說。讓人欣慰的是,“建立包括‘加快老年人文娛設施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老年人文化體育活動、大力發(fā)展老年教育’在內(nèi)的老年人精神關愛體系”,已作為老齡事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內(nèi)容,寫入蘭州市“十二五”老齡事業(yè)發(fā)展的相關規(guī)劃中,對于蘭州50.59萬60歲以上的老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消息。
(責任編輯: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