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閱讀:尋蹤柴達木盆地的普氏野馬

時間:2013-09-24 09:01來源:西海都市報 作者:王十梅 點擊: 載入中...

  大西北網(wǎng)9月24日訊  據(jù)西海都市報報道 它們是地球上唯一活著的野生馬,曾廣泛分布于亞洲原野。它們是唯一保留著6000萬年基因的珍稀物種,被譽為活著的基因庫,是比大熊貓還稀少、珍貴的“活化石”。它們就是普爾熱瓦爾斯基野馬,簡稱普氏野馬。

  在上世紀40年代,曾有人在我省柴達木盆地見過普氏野馬的蹤影,可是這一物種在柴達木分布的情況卻鮮有記載。普氏野馬是否真的在青海柴達木盆地生活過就成了一個待解之謎。

  普氏在柴達木發(fā)現(xiàn)野馬群

  19世紀80年代,一位名叫普爾熱瓦爾斯基的俄國探險家名噪歐亞大陸。

  從1870年到1878年,普爾熱瓦爾斯基跟助手和幾名士兵,先后多次在新疆的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和青海各地進行生物探險。他留下了普氏野馬在青海柴達木盆地分布的記錄。

  他在《荒野的召喚》一書中,曾這樣寫道:“野馬在西柴達木很少見。但是靠近羅布泊的草原上,總是大群地集聚著。所以蒙古人把野馬稱作杰里克一阿杜(即野馬群之意)。原因是野馬一般不單獨行動,以群體活動為主,而且異常警覺,一旦受到驚嚇,跑好幾天也不回來,有的甚至過一兩年后才會回到原地。”

  對野馬的外貌,普氏也作了介紹:“野馬全身棗紅色,尾巴黑色。成年雄馬的尾長曳地。捕獵這種動物非常困難,所以柴達木的蒙古族人從不獵殺野馬。”柴達木和野馬的淵源之深,也可從地名窺見一斑,在柴達木至少有三處地方叫作野馬灘。

  與普氏野馬有關的親身經(jīng)歷

  1877年后,中國有野馬的消息,轟動了世界,一些國家向中國的野馬伸出了罪惡的魔爪。俄國人、英國人、德國人開始先后闖入中國可能有野馬出沒的地區(qū)進行追捕、獵殺。致使野馬的數(shù)量急劇下降。

  今年76歲的我省著名學者,在柴達木工作了大半輩子的程起駿老人說:“普氏在探險期間,曾兩次深入到柴達木盆地,在都蘭巴隆、宗加等地設常駐營地,然后對昆侖山、秀溝、柴達木河沿岸至盆地中心一直到通向新疆羅布泊的廣大地域,進行了深入的考察。”

  “據(jù)說,1960年以前在我省柴達木盆地的最西邊還有一些幸存的野馬,只是數(shù)量很少。很可惜我無緣看見普氏野馬。”程起駿說。

  程起駿說,雖然自己并沒有見過普氏野馬,但是曾與他共事的蒙古族老人喬四愣卻親眼見過幾個外國人獵殺野馬,他將自己親眼所見的情況告訴了程起駿。

  1945年,喬四愣受派遣,替一個外國探險隊當通司(翻譯)兼向導。在柴達木盆地大灶火西邊的戈壁灘上曾見到過9匹野馬。

  當時,3個外國人想獵取一匹野馬,便發(fā)瘋似的跟蹤追擊,但是野馬風馳電掣般的速度,哪是一般馬匹可以比擬的,3個人跟著野馬群跑了整整七天,騎的馬都跑垮了,也沒獵到一匹野馬。倒是其中一個外國人,突然口鼻流血,差點送命。其他人也跑得半死不活,最后不得不罷手。為此,他們當中領頭的外國人還大發(fā)雷霆,差點砸斷了自己那桿英國快槍。

  喬四愣還說,野馬特別機靈,追捕的時候它們總是引著人向無水無草的荒原跑去,那里都是鹽堿灘,人沒水馬沒草,人根本無法長時間待下去。

  喬四愣的爺爺小時候在柴達木西部能常常看到野馬。

  今年已經(jīng)84歲的察汗烏蘇鎮(zhèn)下灘村人周泰也曾向程起駿講述了自己年少時看見野馬的經(jīng)歷。

  1940年,當時只有十幾歲的周泰跟著父親去柴達木盆地西部挖金子。一天夜里,周泰和父親在一個叫強盜泉的地方落腳。第二天早上天剛剛亮時,他們突然發(fā)現(xiàn)一大群野驢,少說也有一百匹,在泉頭的西邊喝水。而一群共七匹的野馬群在泉頭東邊喝水。兩群動物各喝各的水,互不干涉,喝完了,都長鳴一聲,像是在打招呼,然后各奔東西。第二天早上,野驢照常來喝水,但是野馬群卻沒有來。之后,周泰和父親就再也沒有見過野馬了。

  “周泰告訴我,他看見的野馬長得要比一般的家馬小,但是頭比較大,額頭上無長毛,立鬃短而齊,尾巴長長地拖在地上,馬蹄要比家馬大,嘶鳴聲雄壯而響亮。公馬最顯眼的就是四條腿下部都是黑色。”程起駿說。而這樣的描述與一些著作中對野馬的描述如出一轍。

  文獻中對野馬的記述

  我國對野馬的記載最早見于《穆天子傳》。書中記載,周穆王西游東歸時,西王母送周穆王“野馬野牛四十,守犬七十,乃獻食馬”。據(jù)記載,西周時人們已開始捕殺野馬,充當食物和禮物。

  到元代成吉思汗率兵西征經(jīng)準噶爾盆地,能否殺死野馬成了衡量一位戰(zhàn)士是否英勇的重要標準。契丹族詩人耶律楚材“千群野馬雜山羊,壯士彎弓損奇獸”的詩句便是當時的真實寫照。

  到了明朝,《本草綱目》則有“野馬似家馬而小,出塞外,取其皮可裘,食其肉云如家馬肉”的記載。

  我省格爾木野牛溝的巖畫,產(chǎn)生于3200年前。“格爾木野牛溝巖畫中有多幅巖畫,描畫的是野駱駝、野馬、野牦牛與家畜為伴,或同在一個牧場上悠閑覓食,或在草原上奔馳,這說明巖畫產(chǎn)生的那個時代,這個地方水草豐茂,野生動物很多。也反映了古代先民將野生動物馴化成家畜的過程。”程起駿說。

  程起駿在研讀巖畫拓片時發(fā)現(xiàn),“在馬群中總有幾匹馬尾巴畫得很長,幾乎垂到地上,它應該就是野馬。”

  到二十世紀60年代末,普氏野馬被宣布滅絕了。

  柴達木是普氏野馬的分布地嗎?

  雖然很多人在柴達木盆地見過普氏野馬,但是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標本館李文靖卻有著自己的觀點。

  “普爾熱瓦爾斯基本身就不是一位專業(yè)的動物學家,而是一位生物探險家和標本采集者,對于他的論述我們本身應該存疑。因為當?shù)啬撩癜巡匾绑H也稱為野馬,普爾熱瓦爾斯基在其描述在柴達木盆地看到的動物時,可能也遵從當?shù)厝说牧晳T把藏野驢也稱為野馬了。”李文靖說。

  在李文靖認真翻閱了《青海甘肅獸類調(diào)查報告》《青海經(jīng)濟動物志》及《美國博物館中亞調(diào)查記》等重要的學術性文獻資料后發(fā)現(xiàn),里面并沒有關于普氏野馬的原始分布地在青海的絲毫記錄。

  李文靖說:“普氏野馬在上個世紀發(fā)現(xiàn)時的分布范圍只在阿爾泰山以南、天山以北的準噶爾盆地及瑪納斯河流域,沿烏倫古河向東延伸到北塔山附近及蒙古科布多盆地中。在青海分布的可能性很小。”

  據(jù)李文靖介紹,如果當時有人曾在柴達木盆地看見“野馬”,那更大的可能是藏野驢。因為,藏野驢在青海廣泛分布。至于巖畫中的動物,也不能確切地說它就是野馬而非家馬。

  幾年前,李文靖曾出差到新疆,有幸在路邊看見1986年從國外引進而放養(yǎng)的普氏野馬。“其實野馬和野驢親緣關系很近,加上體型也很相似,從遠處看的話不容易區(qū)分出來。”李文靖說。

  “雖然如此,普氏野馬在歷史上曾在我國廣泛分布。在一萬年前,也許那時野馬也曾在青海分布。”李文靖說。(作者:王十梅)

  相關鏈接

  普爾熱瓦爾斯基是俄羅斯19世紀著名的生物探險家和旅行家。從1870年開始曾先后多次來到中亞考察。1876年他將從新疆準噶爾盆地狩獵到的一匹野馬和幾匹野馬標本帶回了俄國。隨后,世界為之轟動,中國的準噶爾盆地居然有世界上唯一的野馬存在。1881年,俄國沙皇將這種野馬命名為普爾熱瓦爾斯基野馬,簡稱普氏野馬。
 
  
  原文:第一閱讀:尋蹤柴達木盆地的普氏野馬
  
  http://www.qhnews.com/newscenter/system/2013/09/16/011189218.shtml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新聞
  • 柴達木盆地深層鹵水找鉀項目取得突破性成果
  • 柴達木盆地主要生態(tài)系統(tǒng)生態(tài)耗水規(guī)律研究獲實效
  • 柴達木盆地主要生態(tài)系統(tǒng)生態(tài)耗水規(guī)律研究獲得實效
  • 柴達木盆地綠色產(chǎn)業(yè)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取得新進展
  • 柴達木盆地已建立林業(yè)產(chǎn)業(yè)標準化出口認證基地5萬畝
  • 青海省柴達木盆地首次勘查發(fā)現(xiàn)大儲量新型鉀鹽資源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