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石像為何藏身民和縣巴州鎮(zhèn)巴州村

時間:2013-05-20 10:08來源:西海都市報 作者: 王十梅 點擊: 載入中...

  大西北網(wǎng)5月20日訊  據(jù)青海新聞網(wǎng)報道: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巴州鎮(zhèn)巴州一村有一棵獨特的榆樹,這棵榆樹從一長出地面就分成了很多枝杈,它將九尊無頭石像緊緊地“攬”在了懷里。據(jù)巴州一村村民介紹,這里曾經(jīng)有一座石佛寺,只是經(jīng)歷了百年的風(fēng)雨,石佛寺早已消失,只留下這九尊無頭石像。


  2009年,青海省第三次文物普查全面啟動,這九尊石像才第一次引起了文物工作者的關(guān)注。


  5月14日,民和縣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在縣文化館館員張德榮的帶領(lǐng)下,我們來到了巴州鎮(zhèn)巴州一村。


  張德榮說:“ 2009年,館里一位快要退休的老師告訴我們,在巴州一村有一座石佛寺遺址。于是,我們便陪同省考古所的老師來到巴州一村??疾旌?,我們便將這里的九尊石像定名為石佛寺石刻。”


  1 石像建于明朝


  雨中的巴州一村顯得特別安靜。進村不久,張德榮便指著不遠處的臺地說:“九尊石像就在那里。”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映入眼簾的是一座一米多高的臺地,有一棵老榆樹生長在臺地邊緣。榆樹的身上綁滿了被面和紅色的布條,不難看出村民們對這棵榆樹的特殊感情。榆樹茂盛的枝葉四散開來,根系暴露在外,縱橫發(fā)達??雌饋磉@棵榆樹已有近百年的歷史了。張德榮說:“那九尊無頭石像就在那棵榆樹的后面。”


  翻過沙堆登上臺地,九尊無頭石像便躍然眼前。臺地面積不大,南北長大約五米,東西寬不過三米,即便是這不大的空地,也被村民種上了苜蓿,九尊無頭石像靜立在臺地的一角。


  九尊石像高不過一米,全部使用紅砂石雕刻而成。石像的頭部不知何時已被人砸掉,可是從那靈動的衣褶與軀干精確的比例中不難看出做工的精巧。張德榮說,紅砂石是當(dāng)?shù)厥a(chǎn)的一種石材,很早以前就被當(dāng)?shù)厝水?dāng)作雕刻材料使用。


  九尊石像中體型較大的一尊面北朝南靜坐在榆樹的樹蔭下,下半身被枯枝敗葉所掩埋。只能看出它圓潤的肩部和流水般的衣褶。另外八尊體型較小的石像在大石像兩側(cè)相對而立。它們服飾不同,姿態(tài)各異。有的雙手半握,有的懷里似乎抱著什么東西,有的雙手下垂……其中一尊石像格外引人注目,石像的一只手扶著腰帶,另一只手呈半握拳狀支于胸前。石像的每一根手指都栩栩如生,手上的肌肉輪廓清晰,仿佛隨時都會伸展開來,與你輕輕相握。“原來,它的手里估計握有類似兵器或法器的物件。”張德榮摸了摸這尊石像半握的手心說,如今石像的手心里卻只攥一把泥土。


  雖然下著雨,但是因為榆樹茂盛的枝葉遮擋,九尊石像的身上依然很干爽。在石像的周圍還零星的散布著一些碎瓦片和碎琉璃瓦,不少建筑殘件上,還雕刻著精美的花紋。雖然我們已看不清這些花紋究竟是什么圖案,可是從這些不露刀痕的流暢花紋中依舊能感受到石佛寺當(dāng)年的考究與典雅。石佛寺遺址早已破敗,但是從九尊石像前面一個方形花盆里滿滿的香灰不難看出,這里仍有一些村民前來祭拜。


  據(jù)張德榮介紹,從石像和散落的建筑構(gòu)件分析,石佛寺應(yīng)建于明朝。根據(jù)臺地堆積層,省文物專家認定,石佛寺曾毀于清代,后又重建,之后再次被毀,毀壞的年代不可考。


  據(jù)巴州一村82歲的郭全國先生回憶,石佛寺被毀的時間大約在五六十年前。


  2 古驛道的見證


  石佛寺為什么會建在此地,是什么人建造的,是一個亟待揭開的謎。


  “石佛寺遺址是2009年民和縣考古的新發(fā)現(xiàn),當(dāng)時專家們只初步判斷它是明朝時所建。而史料中關(guān)于它的記載也幾乎為零。”張德榮說。


  據(jù)張德榮猜測,如果石佛寺真的是在明朝時修建,那它應(yīng)該與當(dāng)時的設(shè)置在此地不遠處的巴州驛有關(guān)。


  明朝時,民和縣部分地區(qū)隸屬碾伯鎮(zhèn),其中古鄯與巴州屬于碾伯鎮(zhèn)。據(jù)《民和縣志》記載,明洪武十九年,古鄯、巴州二地設(shè)立驛站。由此可以看出,巴州鎮(zhèn)早在明朝時期就是一個交通要地,因為設(shè)置驛站,當(dāng)時的巴州鎮(zhèn)在民間也被叫作巴州驛。


  “當(dāng)時,從民和縣南部,如官亭、馬營等通往碾伯縣的往來旅客與商人都會在巴州驛歇腳打尖。因為這里是驛站,來往的人比較多,所以遺留在此地的寺廟也比較多。除了這里石佛寺之外,不遠處還有一座城隍廟。”張德榮說。


  看到我們后,幾名村民慢慢地圍攏了過來。今年已經(jīng)82歲的郭全國是巴州一村里年齡最大的村民。郭全國說:“從我記事起,這九尊石像就在這里了,據(jù)家里的老人說,石佛寺大約就是建造于明代。我小的時候,這里除了九尊石像之外,石佛寺的院墻還在,寺院里還存有三間廊坊,廊坊修建的也是雕梁畫棟,非常漂亮。只是后來,因為周邊村民擴建房屋和道路,就連石佛寺的臺地也被挖得越來越小了。”郭全國還說,他小時候長在九尊石像中的榆樹還是一棵小樹,幾十年過去了,當(dāng)年的小樹早已長成了參天大樹。這棵分叉眾多的榆樹緊緊地將九尊石像“攬”在懷中,彷佛是在默默地護佑它們。現(xiàn)在如果不是這棵大榆樹護著,九尊石像早就掉下臺地了。


  3 石像的身世之謎


  在石佛寺遺址所在的臺地的下面看,除了榆樹的根系之外,挖開的臺地斷層上還夾雜著許多瓦片。郭全國老人說:“這是在石佛寺毀了再修時墊在下面的碎瓦。”而百年來,石佛寺到底被修繕了幾次至今已無從得知。


  郭全國說,從小到大,巴州一村的村民都叫它石佛寺,可是石佛寺里供奉的究竟是什么佛卻始終沒人能說清楚。


  “我小的時候,還經(jīng)常會到石佛寺里去玩,我記得當(dāng)時九尊石像的頭顱都還在,它們面容祥和,頭發(fā)半披在肩上,頭上還梳了道士的發(fā)髻。而石佛寺的大殿名叫太和宮,里面供奉的神像是道教的祖師爺。只是之后,太和宮被毀,佛像的頭顱也被砍掉了。”郭全國說。


  可是,如今在殘留的遺跡中似乎已經(jīng)很難辨別九尊石像的具體身份了。而就九尊石像的裝束來看,石像都是穿著貼身的內(nèi)衣,外套寬松的無領(lǐng)套袍,玉樹臨風(fēng)。它們的身上無明顯的佛教特征,就姿態(tài)看九尊石像或是手捧奩匣,或是手扶腰帶,或是手呈半握拳狀。加之郭全國老人的講述,不少人認為將石像稱之為石佛的依據(jù)不足,十分牽強。


  “石佛寺其實就是老百姓的一種俗稱。”郭全國說。郭全國認為這九尊石像有可能是道教遺跡??墒菗?jù)《民和縣志》記載,道教傳入民和地區(qū)的時間不詳?,F(xiàn)存最早的記錄也只能追溯到民國時期。九尊石像的身世至今仍是個謎。 (作者: 王十梅)

(責(zé)任編輯:鑫報)
>相關(guān)新聞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quán)??|? 免責(zé)條款??|? 廣告服務(wù)??|?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luò) 版權(quán)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