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藥企葛蘭素史克(GSK)在華通過行賄手段進行藥品推銷,令人震驚。
由此引出一個話題,古代是如何進行藥品“推銷”的?
有記載藥品廣告最早出現(xiàn)在東漢
古代“醫(yī)藥不分”的現(xiàn)象很普遍,醫(yī)生既看病又賣藥。即便是專門的藥店,一般也會配有醫(yī)生,當場看病,對病抓藥。由于古代醫(yī)生的執(zhí)業(yè)收入主要靠賣藥,醫(yī)生其實也是藥品推銷員。
打廣告,是現(xiàn)代藥品推銷的主要手段之一。有明確記載的藥品廣告,最早出現(xiàn)在東漢。
《后漢書·費長房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市中有老翁賣藥,懸一壺于肆頭,及市罷,輒跳入壺中。”費長房是懂醫(yī)術的術士,他曾當過市場管理員(市掾),這里記載的便是費長房在街頭所見,一賣藥老頭在街市上懸掛一壺,休市后跑到壺里面休息。
廣告界將之看成是中國最早最原始的醫(yī)藥廣告行為。
此后,在門口掛個壺或葫蘆推銷藥品流行起來,而且成為古代藥店、診堂的標志,行醫(yī)也因此被叫作“懸壺濟世”.
為何藥店門前掛壺或葫蘆,而非其它物品?因為在古代,特別是早期,壺是裝中藥的,葫蘆是裝丹散、丸藥的,葫蘆便相當于現(xiàn)代的藥瓶,門前掛之很直觀。實際上,藥店除了掛葫蘆,有的直接掛塊大膏藥模型,還有的掛魚形幌子。前者直接說明這里是賣藥的,后者則表示賣藥不分晝夜,24小時為患者服務。
先秦時期出現(xiàn)原始文字廣告“望子”
作為藥品推銷的手段之一,門口掛個葫蘆固然可以吸引眼球,但尚不能打動買家,特別是在藥店非此一家的情況下,所以有的賣家便想到利用文字進行藥品宣傳推銷,于是出現(xiàn)了推銷藥品的“文字廣告”.
原始文字廣告,是在藥店前掛一面旗幟,上書一個大大的“藥”字。相應的,酒店就寫個“酒”字,賣刀的就寫個“刀”字。這種“廣告旗”,讓人大老遠就能望見,古人形象地稱之為“望子”:一望就知道這家店是做什么生意的,是不是自己要去的地方。
“望子”這種廣告形式,據(jù)說在先秦時已出現(xiàn),到后來商家更精明了,直接把藥效、產地、來源和制作手法等,全用文字寫出來。如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開辦的天津東門里潤善堂,在藥包上附蓋著一張約4寸見方、木版印制的說明書。有的還把藥店地址也印上,方便患者再來買。
由于“望子”上的字不能寫多,后來有的藥店直接將文字寫在木板一類的東西上,放于顯眼的地方,于是出現(xiàn)了“招牌廣告”.
這種廣告有橫額、豎牌和掛板等不同形式。根據(jù)招牌的形式選擇,所掛位置也不一樣,或門上或店前或墻上。招牌上所寫最經典的兩句話,一是“祖?zhèn)髅胤?rdquo;,一是“藥到病除”,以此廣告語強調藥品的獨家、權威和療效。
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便出現(xiàn)了幾家藥店,一中藥材店鋪打出的廣告語是“神龍遺術”.“神龍遺術”,其實就是“祖?zhèn)髅胤?rdquo;的翻版,屬同一種類型的醫(yī)藥推銷思維,但更突出藥品的質量。
這種藥品推銷手法,一直很流行。如過去北京愛德堂藥房,用“愛德堂沈家祖?zhèn)髌叽赫涞ぶ淮艘患覄e無二處”來寫招牌。有的中藥店招牌上則寫:“本堂遵古法炮制丸散膏丹湯劑飲片采自云貴生熟地道藥材”,門外兩邊懸掛寫有“補元氣”、“養(yǎng)太和”字樣的燈籠或是橫幅。
藥店除了利用“文字廣告”宣傳藥品、大打“療效牌”之外,還愛打“溫情牌”.比較常見的是在藥店門口,借楹聯(lián)來做文章,如“桃仁杏仁柏子仁,仁心濟心;天仙地仙威靈仙,仙方救人”、“只愿世間人無病,不惜架上藥生塵”……
這些都是古代藥店常用的楹聯(lián)。這種借楹聯(lián)來說事,也叫“楹聯(lián)廣告”,比如這副“甘草紫草燈草通草皆醫(yī)疾,山藥烏藥芍藥沒藥不治病”的楹聯(lián),其廣告的味道一看便知。
宋代出現(xiàn)最早“廣告畫”
比文字更能引起人們注意的是圖畫,即用“圖片廣告”來推銷藥品。目前最早的一幅“藥品廣告畫”,大概算是宋代的《眼藥酸》圖畫,所謂“眼藥酸”,應該是一種眼藥水。
這幅相當稀罕的“廣告畫”是絹畫,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此畫實為宋代雜劇《眼藥酸》的“海報”,出自何人之手已無從考證。畫幅高23.8厘米、寬24.5厘米;畫中有兩位著戲裝的人物,右邊一人腰間所插扇上有草書的“諢”字,用手指著自己的右眼,示意眼有毛病;左邊一人頭戴高帽,身著大袖寬袍,衣帽上均畫有眼睛圖案,是一位眼科醫(yī)生,他手里拿著一支眼藥酸,伸向對方。
《眼藥酸》所畫內容,出自戲劇演出場景,南宋周密《武林舊事》“官本雜劇段數(shù)”中,就曾提到過《眼藥酸》這出戲。這說明時人已用眼藥水,而且知道如何更好地進行宣傳和推銷這種眼藥水。
藥店在名稱和楹聯(lián)上“植入”廣告
古代藥店大多都公開聲稱是懸壺濟世,惠民利民,常以“愛心藥”、“良心藥”來樹立藥企形象。借慈善、仁愛的名義賣藥,就是儒家所說的“以義取利”.
宋代藥店尤其注意自己的形象,北宋的官辦藥廠便直接起名為“醫(yī)藥惠民局”.南宋吳自牧《夢梁錄》(卷十三)“鋪席”條中,記載了19家醫(yī)藥店鋪,其中有四家很注意形象廣告,分別是壩頭榜亭安撫司“惠民坊熟藥局”、市西坊南“和劑惠民藥局”、官巷前“仁愛堂熟藥鋪”、修義坊“三不欺藥鋪”.“惠民”、“仁愛”、“三不欺”用在店名里,使藥店顯得相當親民,自然生意也不會壞。
現(xiàn)代仍相當興旺的北京“同仁堂藥店”,正是以“仁”做形象廣告。同仁堂由浙江寧波人樂顯揚創(chuàng)辦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掌門人樂鳳鳴提出 “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店訓。此后,為進一步強調慈善形象,同仁堂又提出了“同修仁德,濟世養(yǎng)生”、“治病救人,制藥為民”、“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諸口號,因為藥品質量好,同仁堂的藥品曾被皇帝欽點為御藥房用藥。
好的藥店名稱本身就是一個形象廣告,清代北京的“萬全堂藥店”,就是契合了人們健康平安的心理,加上“萬全堂”匾額由清末重臣李鴻章題寫,一時間聲名大噪。
當然,這類的名人效應,非藥品推銷所獨有,古代生意人都喜歡這么做,如著名的醬菜“六必居”,因其匾是明嘉靖年間奸相嚴嵩當年所題而名滿京城。
街頭藥販一手拿幌子一手轉串鈴
除了開藥店的坐商,古代還有很多走街串巷的藥販子“流動”賣藥?!端疂G傳》第二回中,“九紋龍”史進便看到了這樣的一個場面:“中間里一個人,仗著十來條桿棒,地上攤著十數(shù)個膏藥,一盤子盛著,插把紙標兒在上面,卻原來是江湖上使槍棒賣藥的。”
賣藥的是史進的師傅“打虎將”李忠。《水滸傳》系小說,但作者施耐庵所見所寫,則是古代藥販子推銷藥品的常見手段:通過賣藝來賣藥,通過免費使用來吸引患者。
流動賣藥者還常借“聲響廣告”招攬人群。所謂“聲響廣告”,就是用一種特別的聲音告知、吸引和刺激買主。如在過去,磨刀磨剪子的,擊打“聯(lián)鐵板”;收購書畫、首飾的古董小販,手擊一種羊皮小鼓;賣藥的則一手拿著幌子,一手轉動串鈴。
由于流動藥販所推銷藥品的質量、安全性很難有保證,古代有些朝代并不提倡走街串巷賣藥品,在元代,甚至一度禁止流動推銷藥品。
《元典章·刑部》“禁毒藥”中有一條“禁治沿街貨藥”,說的就是禁賣的事情。元仁宗皇慶初年,江西行省曾上奏稱:“如今有一等不畏官法的人,每當街聚眾,施呈小技,誘說俚俗,貨賣藥餌。”有的賣藥者“不知藥性,亂行醫(yī)藥針灸,貪圖錢財”,不時釀成人身傷害事件,所以朝廷“出榜禁治”,不允許在街頭推銷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