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車載蔬菜”走上街頭 能否常態(tài)化有待驗證

時間:2014-03-17 10:11來源:寧夏新聞網 作者: 張 瑛 洪 琦 點擊: 載入中...
“車載蔬菜”走上銀川街頭,受到了經營者和居民的追捧。
 
  ●核心提示
 
  大西北網3月17日訊  據寧夏新聞網報道 (記者 張 瑛 洪 琦 實習生 徐麗婭 文/圖) 自去年12月28日起,在銀川市的一些社區(qū)附近,可以看到流動的蔬菜售賣車,因價格低廉,深受市民青睞。這便是自治區(qū)商務廳借助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有限公司,借鑒深圳流動售賣車商業(yè)模式,在寧夏實施的民生工程。
 
  菜價漲,民生慌。繼各地菜價先后突破“元時代”之后,某些城市,一元錢只能買兩根香菜,一小把青菜賣到5元,不少民眾產生了吃不起菜之感概。
 
  在此背景下,“車載蔬菜”應運而生。
 
  “車載蔬菜”走上銀川街頭,受到了經營者和居民的追捧,可如何令其在寧夏“扎根”,走得更遠,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
 
  “深圳模式”能否“移植”寧夏
 
  2011年,深圳開啟平價商店項目建設,由深圳市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整體運營其中的流動平價商店項目,并指定公司下屬的中央大廚房物流配送有限公司負責項目的具體運營管理。項目第一期共推出流動平價商店(即平價售賣車)300輛,采用3點流動售賣,覆蓋了深圳的900個流動售賣點。這便是國內首創(chuàng)的流動售賣車商業(yè)模式。當時,深圳市政府一次性撥付300輛流動售賣車的采購和改造???。
 
  流動售賣車開創(chuàng)了將零售門店和貨車相結合的流動零售商業(yè)模式,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也有服務模式創(chuàng)新參考價值。這種模式充分利用貨車的機動性,不僅實現了被零售行業(yè)視為決定運營成敗的門店選址因素零風險,而且節(jié)省了大量的門店租金成本。
 
  深圳流動售賣車項目自2011年9月29日啟動以來,真正實現了農產品的產銷對接,其肉禽蛋商品價格比超市、農貿市場便宜5%,糧油商品便宜8%,蔬菜便宜約30%。
 
  海吉星國際農產品物流有限公司招商部經理魯海告訴記者,深圳的流動售賣車最初是不盈利的,有賣得火和賣得差之別。于是,該公司調整了運作方式,將營銷好的點以每點每個月3000元外包出去,利潤部分的3%歸公司,其余歸承包人;銷售差的點則由公司員工堅守。
 
  經過3年的市場培育,去年底深圳的流動售賣車輛穩(wěn)定在250多輛,售賣點五分之三盈利,五分之一持平,五分之一虧損。這一業(yè)績,讓將此種模式引入寧夏的海吉星公司猶見曙光。
 
  帶露蔬菜送上銀川百姓餐桌
 
  2013年底,流動售賣模式在銀川推廣和試運行。“這既是一個發(fā)展機遇,同時又面臨巨大挑戰(zhàn)。”海吉星總經理彭承宗說。
 
  經過近3個月的準備,去年12月28日,“寧夏商務民生工程農副產品物流配送”——海吉星平價菜進社區(qū)活動拉開帷幕,在銀川市總共設置了13個流動售賣點,其中8個位于興慶區(qū),5個位于賀蘭縣。由于是冬季,銷售菜品的選擇從土豆、蘿卜、白菜、洋蔥等耐儲蔬菜入手,從產地直采到百姓餐桌,在沒有得到政府補貼的情況下,6種菜品的價格做到與銀川市商務局貯備菜同等價格。
 
  “雖然銷售的菜品有限,但每天的投放量都在20噸左右,到今年1月28日,共投放蔬菜600多噸,深受市民歡迎。”彭承宗說。
 
  春暖花開,蟄伏了一個多月的“車載蔬菜”再次走上銀川街頭。此次經過“梳妝打扮”的“車載蔬菜”不僅增加了葉菜等菜品種類,并以一些時令菜相對大的價差,來彌補平價菜虧損的部分,且改善了包裝。多數菜品“穿”上保鮮“外衣”,包裹在保鮮膜中的蔬菜,則分門別類裝在大的塑料袋內,放置于塑料筐中,既保證了菜的新鮮度,又減少了損耗。
 
  最重要的是百姓所關注的價格,除實行政府限價的6個蔬菜品種外,其他菜品普遍低于超市10%,低于蔬菜零售店30%左右。
 
  魯海告訴記者,若條件成熟,“車載蔬菜”能夠常態(tài)化,公司將加大投放數量,將車輛增加到50輛,每臺車采取流動售賣方式,兼顧兩個點,讓更多社區(qū)居民受益。
 
  “屆時,更多的市民在家門口就能買到新鮮、便宜的蔬菜,甚至是水果和米面。”魯海說。

       “車載蔬菜”常態(tài)化“門檻”重重
 
  市民在家門口就能買到比菜市場便宜兩成的新鮮菜,而菜葉垃圾又由經營者通過車輛自行清運,可謂“一舉多得”。作為一種新型的流通模式,“車載蔬菜”如何更好地維持下去,實現常態(tài)化,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
 
  首先,人員招聘存在困難。“銀川市外地人少,本地人習慣冬天不做事,即使公司開出2200元的底薪,將流動售賣的利潤讓利17個點給銷售人員,就因為要8時30分必須到點位,許多人嫌太早、太冷,不愿干。”彭承宗補充道,“只要肯吃苦,一個人保守算每個月掙3000多元沒問題。”
 
  對于眼下的困難魯海很有感觸,他說,現在海吉星的“車載蔬菜”采用的是小型貨車,如果一個賣菜一個開車,不但無利可圖,且人工成本多了一倍,所以“車載蔬菜”需要既會開車又會賣菜人,但這樣的人現在非常難找。
 
  其次,寧夏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對露天售賣蔬菜、水果的保鮮是一種挑戰(zhàn)。冬天蔬菜容易受凍,天氣轉暖后容易萎蔫變黃,因此損耗會相對較大,對包裝的要求更高。
 
  再者,要定一個合適的地點并不容易。社區(qū)還得有空地或閑置停車場,而實際上“寸土寸金”的城市并沒多少空地和閑置的停車場,即便是有,價格不菲。好的售賣點,如路邊、街角、小區(qū)門口等人流量大的地點,必須經城管部門批準才能設點。
 
  距離完美只剩“最后一公里”
 
  經歷了市場經濟的潮起潮落,大家形成一個共識,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對控制物價上漲可起到臨時干預的作用,但要讓菜價長期穩(wěn)定,還需市場自身進行調節(jié)。
 
  “紙上”的惠民菜上路后,在送往民眾“舌尖”的路上如何一路走得順暢,政府須解好這道民生考題。
 
  彭承宗建議,政府出臺《流動售賣管理實施細則》,相關部門予以支持。“從長遠來看,還是應建立蔬菜供應長效機制。”彭承宗如是說。他希望,在海吉星逐步增設售賣點的過程中,政府能夠出臺相關政策,整合現有蔬菜社區(qū)直銷店與流動蔬菜售賣車,更好地發(fā)揮便民惠民、平抑菜價的作用。
 
  “‘車載蔬菜’是政府的菜籃子工程,要想將其常態(tài)化最少要3000萬-5000萬元,作為承擔企業(yè),既需要政策支持,更要資金支持,如果政府能參與共同來做,這一事業(yè)就會更有保障。”彭承宗說。
 
  魯海認為要想讓“車載蔬菜”常態(tài)化,關鍵是要切實加強商務、工商、城管、交通運輸等部門的聯動,把各項惠農政策用活用足,從清理過路費、罰款收費入手,真正降下“最后一公里”的成本。在選點布點方面,商務、城管、交通、物價等相關部門應相互協(xié)調,對這項惠民工程予以支持,使售賣點布局更合理。
 
  據了解,海吉星計劃依托在全國各地蔬菜基地的價格信息,擬建立全國蔬菜水果的實時價格信息和線上購買平臺;設立一個專供農民交易的地產菜交易市場;在不便設流動車的地方,與小區(qū)周邊便利店協(xié)商合作,以線上與線下售賣方式的互補滿足市民需求。

http://www.nxnews.net/tp/system/2014/03/17/011000895_01.shtml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新聞
  • 寧夏首個供熱電鍋爐成功運行
  • 寧夏全力做好森林草原火災應急指揮訓練
  • 寧夏今年實施80個重大文旅項目
  • 截至4月14日寧夏連續(xù)42天無新增確診病例無無癥狀感染者報告
  • 寧夏各機場航班量旅客吞吐量明顯增長
  • 寧夏新認定6個自治區(qū)級雙創(chuàng)示范基地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