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聰明伶俐,有趣滑稽,十二生肖之一。中國人早在三千年前就把猴子錄進象形文字。《山海經(jīng)》和《呂氏春秋》上稱其為“猿”;《楚詞》里尚有“獼猴”記載;古典名著《西游記》更是讓世人熟知了“美猴王”的威力。然而在繪畫領(lǐng)域中,猴子卻“姍姍來遲”.
中國人畫猴子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在事事追求吉祥的中國文人筆墨中,因為“猴”與“侯”同音,所以古代畫手有把猴子與蜜蜂和馬畫在一起,取“馬上封侯”之諧音與吉意。猴子實則是較為難畫,如今,可以追尋的有宋代的易元吉,擅畫猿猴,形象寫實源自寫生,系工筆風格。南宋著名水墨畫家僧法常(牧溪)也善畫猴,現(xiàn)有不少作品存于日本,但元代以后,文人畫的興起,對于猿猴題材繪畫的發(fā)展有所影響。
上世紀以來,中國畫重上復興之途,動物畫又現(xiàn)生機,畫家中兼涉畫猴的逐漸出現(xiàn),如齊白石,徐悲鴻、王夢白,嶺南派畫家高奇峰,劉奎齡、劉繼卣父子等都在這方面有重要貢獻。
從古至今人們對猴子,都有兩個共同的感覺:第一是人類對猴子的親近感,要遠勝于對其他動物的親近感;第二是猴子的好動也是人類,尤其是兒童的天性,這是人們對猴子認識的共性,這也是畫家推崇猴子入畫的根本原因。
清代以前的猴畫大多有很繁瑣的背景,猴子在這些景致中,雖然作為主角,也是不甚顯山露水,到了新中國成立后,隨著徐悲鴻把西方的造型和解剖帶到了中國畫壇,藝術(shù)家們對猴子的描繪就更為精確了,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劉繼卣畫的猴子。
隨后,猴畫越來越精彩,猴子們在畫里也是容顏盡開,快樂并幸福著,就像畫外的我們一樣。還有像徐培晨、侯景耀、當代畫家李燕(國畫大師李苦禪之子)、韓美林、黃永玉、呂思明等畫家也善于畫猴。
據(jù)微信公眾號大西北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