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興文化”

時間:2018-09-28 13:10來源:大西北網 作者:經濟日報 點擊: 載入中...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文化建設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在前不久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興文化,就是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道路,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繼承革命文化,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激發(fā)全民族文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一重要講話精神進一步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指明了方向。“興文化”,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繁榮發(fā)展具有強大價值引導力、思想凝聚力和精神推動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馬克思主義是指引文化建設正確方向的根本指針
  
  馬克思主義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也是指引文化建設正確方向的根本指針。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捍衛(wèi)馬克思主義,決不能有絲毫偏離和含糊。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強調,要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關于文化建設的思想。理論自覺、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進步的力量;價值先進、思想解放,是一個社會活力的來源。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興文化”,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指導文化建設,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推動文化建設更好適應時代、跟上時代。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總體布局是“五位一體”、戰(zhàn)略布局是“四個全面”,強調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黨的十九大報告深刻闡明了在新時代以什么樣的立場和態(tài)度對待文化、朝著什么方向和目標推進文化建設等重大問題。我們要立足中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fā)展各方面,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
  
  在世界范圍內,各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是人類的共同財富。當前,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我們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讓中華文明的影響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充分彰顯。
  
  把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貫穿于“興文化”實踐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決不能當作口號,而是要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具體地貫穿到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弘揚中,貫穿到對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繼承發(fā)展中,貫穿到對世界優(yōu)秀文化成果的借鑒吸收中,更好發(fā)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興文化”要求文化生產必須扎根生活,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文化生產的目標,用高質量的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燦爛輝煌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包含著中華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要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積極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
  
  革命年代,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用鮮血和汗水寫就了輝煌歷史,孕育出鮮明獨特的革命文化。要深入挖掘革命文化的內涵、意義和當代價值,從革命精神中汲取精神養(yǎng)分,教育滋養(yǎng)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走好新的長征路。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代表了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價值追求和時代訴求。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就要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人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yǎng),培養(yǎng)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要發(fā)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共識的作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撐。
  
  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我們要以博大的胸懷和開放的姿態(tài),積極吸收借鑒國外有益文化成果。同時,積極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走出去”,把優(yōu)秀傳統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讓中華文明同各國人民創(chuàng)造的多彩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為人類的文明和發(fā)展作出中國貢獻。(本文來源:經濟日報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執(zhí)筆:劉愛玲)
(責任編輯:蘇玉梅)
>相關新聞
  • 科學戰(zhàn)“疫”,習近平這樣指導應“戰(zhàn)”備“考”
  • 習近平在北京市調研指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 教育部印發(fā)指導意見 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
  • 中央赴湖北指導組:與時間賽跑打好武漢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
  • 李克強到湖北武漢考察指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 廚余垃圾超過三次沒扔對分類指導員將“家訪”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