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踐行者】關注科技背后更博大的價值 賀竹梅:敬畏生命的經(jīng)典教育守護者

時間:2018-06-07 20:19來源:大西北網(wǎng) 作者:金羊網(wǎng) 點擊: 載入中...

賀竹梅教授(左三)和學生在一起

總策劃:陳建洪 協(xié)調:晁炎

采寫:王倩 丁振球 李勁峰

攝影:湯銘明

社會的高速運轉,讓人們習慣在每件事情上都追求即時反饋、立竿見影的效果??墒陿淠荆倌陿淙?,在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賀竹梅的信念中,教書育人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系統(tǒng)工程,“急不來也快不了”。從教近二十年,他耕耘不止,秉持著工匠精神精心雕琢每一門課、每一本教材和每一位學生,在慢工細活中培養(yǎng)學生、鍛造人才。2013年,中國遺傳學學會為賀竹梅頒發(fā)首屆“談家楨遺傳教育獎”,表彰其在遺傳學教學中的貢獻。

2018年4月,賀竹梅榮登中山大學首屆卓越教學名師榜單。

關注科技背后更博大的價值

作為一名遺傳學教授,賀竹梅卻在一門文理兼有的課程上傾注了大量心血,甚至,他為此專門去旁聽文科教授的課程,從他們的教學方式中獲取營養(yǎng),只為能讓這門名為《生命倫理學》的課程影響更多學生更長久的人生。

2005年4月,賀竹梅從美國作為訪問學者歸來,便積極尋思怎樣給學生開設一門既能結合自己的專業(yè)優(yōu)勢又能培養(yǎng)學生正確科學觀乃至人生觀的課程。他從網(wǎng)上查到國外開設有Bioethics這樣一門課,但這個課程當時在國內(nèi)只有兩三家高校開設,網(wǎng)上很難找到可以參考的課程設計和參考資料,于是他通過圖書館和書店收集了大量的相關文獻資料,在中山大學開設了在全國都屬領先的《生命倫理學》課程。后來該課程升級為中大的核心通識教育課。

雖然《生命倫理學》只是一門公選課,但賀竹梅投入其中的時間和精力絕不亞于任何一門專業(yè)課,他將生命倫理學的概念由Bioethics擴展成Ethics for Life,教導學生敬畏自然、熱愛生命。

通過十幾年的課程建設,《生命倫理學》于2014年被中國大學高等教育學會評為“大學素質教育精品通識課”。通過對課程建設的思考,賀竹梅積極將科學倫理觀和生命價值觀引入到其他課程的教學中:將生命倫理學理念運用于遺傳學事件如轉基因、基因組編輯、干細胞、性別決定、表觀遺傳等,在《基因工程生物安全》、《生物產(chǎn)品加工》等課程中強調生物安全意識的重要性等。

“無論未來學生是否在遺傳學或者生物科技方向發(fā)展,生命倫理無處不在,他們的一生都需要用生命倫理的觀念思考問題,這是科技背后更博大的價值。”目前,賀竹梅已在《中國大學教學》、《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和《遺傳》等刊物發(fā)表了十余篇關于生命倫理和遺傳學的教學研究論文。

用精雕細琢的工匠精神對待教材編寫

2000年,在上第一堂遺傳學課程前,賀竹梅進行了近三個月的緊張備課。在此過程中,身為副教授的他萌生了將所講授的知識體系編撰成教材的想法。在院長的幫助下,賀竹梅的《現(xiàn)代遺傳學教程》于2002年在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之后,又出版了第二版、第三版,并于2006年和2014年分別入選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十一五”和“十二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

《現(xiàn)代遺傳學教程》取得的良好反響令賀竹梅感到驚喜:“沒想過初出茅廬的自己能得到遺傳學大家的認可。”在一次教學會議上,北京師范大學梁前進教授告訴賀竹梅,是學生們自主選擇了他的教材,這令賀竹梅備受鼓舞。“當前國內(nèi)影響力較大的遺傳學教材,一本是遺傳學研究重鎮(zhèn)復旦大學劉祖洞先生主編的,一本是北京大學戴灼華先生主編的,我希望我的教材在全國遺傳學教學中也能有更好的影響。”每五年左右,賀竹梅就對教材進行更新完善。如今,他已經(jīng)參與編寫了七八本教材。

在編寫教材時,賀竹梅堅持深入淺出的理念,把每一個深奧的知識點通俗化,讓學生們真正讀懂教材,學懂知識。“不僅自己要懂,還要讓學生懂,有的時候,畫一個插圖要畫一個星期。”為了方便學生自學,賀竹梅在教材中添加了許多精心設計的插圖。

由于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每過五六年,賀竹梅就會對教材進行改版更新:“改版非常講究,不是簡單的剪刀加漿糊就完事。”更新不是簡單的觀點替換和新內(nèi)容的添加,賀竹梅非常注重新舊知識的融合,將新的內(nèi)容深化到舊的基礎之中,將結論演變的過程一步步展現(xiàn)給學生,甚至把爭議性的觀點引入,給予學生思考的空間。賀竹梅認為:“光記住結論不行,學生要具備批判性思維。”

編教材是個“性價比低”的苦差事,甚至連評職稱都不能作為必要條件,也必定占用更多科研的時間,但賀竹梅樂此不疲,以精雕細琢的工匠精神編寫教材。幫助更多的學生弄懂遺傳學,他認為就是對自己最好的獎賞。

開設科普公號吸引大眾關注遺傳學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賀竹梅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遺傳學時碰到的許多問題都具有共性,而且其中一些問題無法在短時間內(nèi)講述清楚。為此,2017年年初,配合《現(xiàn)代遺傳學教程》第三版的發(fā)行,賀竹梅特地開設了“現(xiàn)代遺傳學教程”公眾號,通過在公眾號上發(fā)布與課程相關的文章,為更多的學生解決學習上的疑難。

經(jīng)過一年多的發(fā)展,公眾號吸引了不少粉絲關注,有一些還是行外人。面對這樣的結果,賀竹梅表示:“從沒想過這么一個專業(yè)內(nèi)容平臺居然有這么多行外人關注。”于是,賀竹梅自然而然地開始了科普宣傳工作,將諸如二胎、近親結婚、轉基因、性別壽命差異等老百姓關心的遺傳學話題,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遞給大眾,并耐心解答公眾的提問。

其實早在10年前新浪博客剛剛興起時,賀竹梅就開設了自己的個人博客,并在博客中發(fā)布自己關于遺傳學教學的思考。通過博客,賀竹梅與許多學生和同行有了更深的交流。“我通過博客認識了吉林師范大學的程焉平教授,經(jīng)常一起交流教學的心得,甚至發(fā)展到一起合作進行教學研究。”賀竹梅戲稱程教授為“網(wǎng)友”。

在學習渠道越來越多元化的今天,賀竹梅在個人博客、微信公眾號、云課程、新形態(tài)教材和試題庫等線上平臺不斷進行嘗試,隨著學生學習習慣的變遷,他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升級完善。

在依賴新技術和夯實基礎間選后者

雖然在更新技術手段方面賀竹梅從不落于人后,但他更為堅持的卻是基礎教學的理念——“本科教學不能一味求新,更多還是要打好基礎,讓學生真正掌握經(jīng)過沉淀和檢驗的經(jīng)典知識體系。”很多學生不理解,為什么有了新技術新手段,老師還要講舊的知識和實驗方法,賀竹梅笑了笑說:“對過去不了解就無法真正理解現(xiàn)在,對老方法和知識的了解可以開闊視野——100多年前的人用簡單的儀器和實驗能成就偉大的發(fā)現(xiàn),他們依賴的不是先進的技術,而是頭腦。所以我希望學生能夠從中學到創(chuàng)新的真諦。”

在要求本科生夯實基礎的問題上,賀竹梅可以算得上執(zhí)拗了。實驗器具需要買最新的嗎?“并不是,我們?nèi)钡牟皇墙?jīng)費,國內(nèi)的實驗室條件已經(jīng)趕超國外很多實驗室了。但我們要思考的是,新儀器雖然讓操作節(jié)省了幾分鐘甚至幾十分鐘,可是快就一定更好嗎?看上去更為簡便的操作,導致學生的動手能力得不到鍛煉,對實驗原理的理解不夠深,基礎不夠扎實,那么,當他們未來要進行更深入研究時,就會后勁不足。”在這一點上,他對研究生甚至博士生的培養(yǎng)也是如此,讓他們要盡量了解實驗的基本原理,而不只是步驟一二三。

(責任編輯:張云文)
>相關新聞
  • 銳評論:生命只有一次 敬畏生命 捍衛(wèi)底線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