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號下午,平日里安靜的浙二濱江院區(qū)綜合ICU病房傳來一陣琵琶聲。琵琶曲聽上去自由奔放,傳達出快樂的情緒。
是誰在病房里彈琵琶?
彈琵琶的是位女醫(yī)生,叫張心怡,27歲,湖北人。她8歲開始學習琵琶,十幾年前就考出了琵琶10級。2017年進入浙二濱江院區(qū)綜合ICU工作。
雖然工作很忙,她始終保持著每天至少練琵琶一個半小時以上的習慣。
同科室還有一位男醫(yī)生陳一冰,和她同年來到浙二,會吹陶笛。他倆組了一個兩人樂隊“心冰樂”,常常利用空余時間在醫(yī)院的示教室排練。
為什么那天會到病房里彈琵琶?
5月8日晚,突發(fā)心源性休克的44歲女患者華寧(化名),被緊急送進了浙二濱江院區(qū)急診室。當時情況非常危急,華女士神志不清,而且血壓非常低,急診醫(yī)生給予緊急氣管插管后送到了監(jiān)護室。大劑量藥物不能維持,血管條件差導致ECMO置管阻礙重重。最終ECMO置管成功,但情況并不樂觀,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情危重。
直到21號,華寧拔除氣管插管清醒過來。但之后仍要依靠ECMO,仍要等待新的心臟。面對漫長的等待,華女士對未來感到絕望。她開始失眠,變得暴躁,對治療也不配合。
一天,她突然聽到外面?zhèn)鱽黼[隱約約的音樂聲,不由感到好奇。她問主任醫(yī)師黃曼,哪里來的聲音?黃曼醫(yī)生說,這是兩個醫(yī)生組成的樂隊在排練。
華女士一下子變得很有興趣:“我可以聽他們演奏嗎?”黃曼一口答應了。25號上午,她對黃曼說,我想聽琵琶曲了。黃曼主任聯(lián)系當晚還要上夜班的張心怡說:“4點鐘,帶著琵琶來ICU。”“記得選一首歡快、明朗、有希望的曲目。”黃曼主任叮囑。
那天下午,小張醫(yī)生抱著琵琶走進了華女士的病房。
當時彈了一首啥曲子?小張醫(yī)生說,是一首根據(jù)古曲六幺創(chuàng)作的琵琶曲,時而高亢,時而低吟。“琵琶是民樂里最有表現(xiàn)力的樂器,并不都是哀傷的。一首琵琶曲子要練好至少要半年。我當時為她彈奏的曲子還在練習。”談到琵琶,小張醫(yī)生的眼睛里閃爍著光芒。
聽完琵琶曲,華女士高興得直夸小張醫(yī)生“多才多藝!”“我何德何能可以有這樣的待遇啊”,她覺得感恩和滿足。
“手術肯定能成功,一定要加油!”小張醫(yī)生給華女士加油鼓勁。
感受到希望和滿足,這幾天,華女士失眠的情況漸漸好了起來,心態(tài)也變得樂觀開朗,現(xiàn)在積極配合治療,臉上也有了光彩。
華女士本人其實也是位多才多藝的女性,會拉大提琴,喜歡參加社會活動。
20多年前,花樣年華的她被檢查出得了肥厚性非梗阻性心肌病,診斷后,她安慰自己,心臟只不過比別人“胖”了一些。后來與愛人結婚。婚后,她在醫(yī)生和家人的反對下連生兩胎。生一胎時,她在簽字欄里寫下“如果實在沒有辦法讓母子平安,請保小孩。”幸運的是,兩胎全順產(chǎn)。如今,大兒子已參加工作,小兒子今年六年級。
8個月前,華寧因胸悶異常到醫(yī)院做檢查。醫(yī)生告訴她,唯一的辦法就是等待心臟移植。8個月來,華寧生活幾乎不能自理,稍一活動就胸悶氣急,大多數(shù)時間躺在床上,幾乎沒有出過門。
“這大概是我聽到過的最好聽的音樂了。”華寧感嘆道?,F(xiàn)在,她積極配合醫(yī)生治療,還和黃曼醫(yī)生成了朋友。
黃曼醫(yī)生說:“一個從生死邊緣過來的人,她提這樣的要求,我覺得我們是可以滿足她的。音樂對她會有幫助?,F(xiàn)在她胃口也很好,睡眠也很好。音樂的力量比我想象的還大。”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