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王勝昔 丁艷 光明日報通訊員 張增峰
又是一年春風至。站在河南省民權縣城北,放眼向北眺望,只見黃河故道蜿蜒流轉的西北方向,樹木已經(jīng)開始抽芽吐翠,大片綠色令人賞心悅目,這片綠色的海洋就是聞名遐邇的申甘林帶。
打開河南地圖,廣袤的豫東平原上,有一片深深的綠色鋪展在豫、魯、皖、蘇四省的輻輳之地。100多年前,九曲黃河在這里陡然決口改道,挾大清河滾滾入海,留下了千里黃河故道,也留下了茫茫沙丘。從1950年至今,68年間,三代人在“風吹黃土遮天蔽日,鹽堿遍地寸草不生”的沙荒上,培育了10多萬畝的平原林海,建起了名列“亞洲十大平原人工防護林”之一的河南省民權林場申甘林帶。
她,就像一段綠色長城,“定海神針”般鎮(zhèn)守在豫東門戶,抵御著風沙的入侵,釋放近1.5萬人一年的需氧量。
“寧可三天不吃饃,也要把樹全栽活”
又是一年春光好。
84歲的康心玉站在民權黃河故道的河堤上,眺望不遠處漸青漸綠的申甘林。
“這棵樹是我1978年栽上的,現(xiàn)在有40年了,都有40多厘米粗了……”手撫一棵高聳挺拔的刺槐樹,這位林場老場長眼中露出慈父般的柔情。雖然已經(jīng)退休20多年了,但他還是習慣經(jīng)常到林子里去轉悠轉悠。
時光回到1955年的夏天,20出頭的康心玉從洛陽林校畢業(yè)。“回到家鄉(xiāng)干好林業(yè),植樹造林去改變那里的窮面貌!”年輕的他壯志在胸,義無反顧地帶頭報名,背上去往豫東民權林場的行囊。
但是,現(xiàn)實與理想總有差別。20世紀60年代,黃河故道、民權林場和臨近的蘭考一樣,風沙鹽堿肆虐,一年四季,除了風沙就是鹽堿、除了鹽堿就是風沙。當時林場辦公的地方是破草房、茅草庵和爛帳篷,育苗、造林的工地上,林場職工住的是地窨子,吃的是苦咸菜、窩窩頭,就連紅薯面窩窩頭也不能足額供應。
“吃不飽,最難受的是吃不飽!到了林場老是喝稀湯,餓得心慌!”康心玉說。比他稍晚幾年,1962年從北京林學院畢業(yè)后分配到民權林場的佟超然當時是場里唯一的大學生,說起來也是同樣的感受:“來到這里只有鹽水煮蘿卜和紅薯。吃不下飯,想見的人還見不到……”
“寧可三天不吃饃,也要把樹全栽活!”,咬咬牙,跺跺腳,這些懷揣理想的年輕人,憑著堅定的信念,硬是留了下來,在艱苦的歲月里挺了過來。為了“綠化祖國”的光榮理想,他們沒有一個人選擇離開,而是像刺槐樹一樣,在沙荒鹽堿地上扎下了根。
“就是要用腳板丈量出萬畝綠洲”
111120畝,民權林場84歲的退休老技術員翟際法清楚地記得當年林場規(guī)劃的造林數(shù)字。當時,整個民權林場只有16個工人,加上一輛破自行車和一輛拉樹苗用的馬車。“高栽洋槐低栽楊,柳樹栽到坑里頭,小口大肚海綿底,三埋兩踩一提苗。”這是翟際法那一代老林業(yè)工人總結出來的植樹經(jīng)驗,到今天仍不過時。
每天,他們天蒙蒙亮就帶著干糧出工,渴了,捧上一捧黃河水澄澄就喝幾口;困了累了,栽樹栽到哪里、干活干到哪里就在沙窩里挖個地窨子,鋪草而臥,席地而眠,“夜里得蒙著頭睡,早上起來一抖被子幾斤沙。”老翟說,有時為了規(guī)劃選址和拉運樹苗,一天要走個三四十里地路程,腳上磨出大繭磨出水泡,咬咬牙一針挑破,“就是要用腳板丈量出萬畝綠洲!”
像愚公移山的故事一樣,“子子孫孫無窮匱也……何苦而不平?”在老一輩林場人的熏陶下,從民權林場第一代造林人手中接過接力棒,他們的兒子、孫子也紛紛選擇了留在這里植樹造林,不少人成為民權林場的工人,在黃河故道上不斷開枝散葉。
翟際發(fā)老人的兒子翟魯民1984年來到林場,最初的工作是在林場派出所當民警。這份工作,也是父親給他選擇的。“種樹就是種錢,種樹就是種福,種樹就是種生命。”從在林場巡防護綠的民警做起,到后來被任命為分場場長、林場副場長,翟魯民說,他正是理解了父親,理解了父親當年為他作出的選擇,才有了這樣的感悟。翟際發(fā)老人的孫子翟文杰今年33歲,他從小在林場長大,大學報考了園林規(guī)劃設計專業(yè),畢業(yè)后毅然回到林場,已經(jīng)在這里工作了十多個年頭。
從1950年建場,到如今走過了68年的風風雨雨,半個多世紀以來,三代造林人就這樣憑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的干勁,一代接著一代干,與天斗、與地斗,戰(zhàn)風沙、治鹽堿,用青春和汗水乃至生命傳承著生態(tài)堅守,鑄成了這方“綠洲”。民權林場場長王偉介紹,林場目前經(jīng)營面積達6.9萬畝,林木蓄積總量18.7萬立方米,林木年生長量1.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79.7%,已成為全國四大平原人工林之一,被國內(nèi)外林學專家譽為黃河故道上的“綠色長城”。
“只有抓好生態(tài)建設才能開創(chuàng)美好明天!”
“彎彎的黃河故道旁,有我美麗的家鄉(xiāng);水色連天向東流,萬頃碧波蕩漾;申甘林帶鎖風沙,一派幽林好風光……”一首新謠唱出了民權人民對申甘林的依戀。2015年,民權申甘林帶被批準為國家生態(tài)公園,又獲評“中國森林體驗基地”稱號。申甘林帶的“綠色效應”不斷惠及周邊,民權縣已成為全國艷羨的“中國長壽之鄉(xiāng)”“中國健康小城”?,F(xiàn)在的申甘林帶成了旅游觀光勝地和“天然氧吧”,每到假日游人如織,人們信步其間,感受平原森林生態(tài)之美。
對“綠”的向往,對綠色發(fā)展的敬仰,早已融入民權人的血液,成為民權人的行動自覺。每年春節(jié)過后,民權縣委、縣政府領導都會帶領干部群眾,來到申甘林帶揮鍬培土,為故道添植“新綠”,這項工作早已是當?shù)攸h委政府的“習慣動作”。2013年以來,該縣每年參加義務植樹人數(shù)均在40萬人(次)以上,已累計完成義務植樹820余萬株,義務植樹盡責率達94%以上,成活率在90%以上。
近年來,當?shù)卣罅嵤┩烁€林、平原綠化、農(nóng)林間作等生態(tài)工程建設,構筑起了防風固沙、涵養(yǎng)水源、改良土壤的申甘林帶生態(tài)屏障,呵護著民權北部幾十萬群眾生產(chǎn)生活和40萬畝農(nóng)田免受風沙的侵襲。傳承申甘林帶精神,傳遞綠色發(fā)展理念,動員和引導全社會力量投向植樹造林,在當?shù)匾迅畹俟獭T摽h還適時提出了林下經(jīng)濟的發(fā)展思路,積極鼓勵、動員附近的農(nóng)民,在林下種藥種菇、畜禽養(yǎng)殖、養(yǎng)蜂釀蜜、果園采摘,助推了脫貧攻堅,走出了一條綠色生態(tài)的發(fā)展之路。
為構建大生態(tài)格局,民權縣提出建設“黃河故道生態(tài)走廊”,以申甘林帶為核心,以當?shù)伥H鵬湖、秋水湖、龍澤湖組成的國家濕地公園為重點,著力打造連接濕地公園和生態(tài)公園的綠色廊道,并計劃沿黃河故道兩側再造面積約3.6萬畝的生態(tài)林帶。“我們要再造一個‘河南塞罕壩’!”民權縣縣長張團結說。
民權先后榮獲了“全國綠化先進單位”“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全國平原綠化先進單位”“河南省造林綠化十佳縣”“河南省林業(yè)生態(tài)縣建設先進單位”“河南省國土綠化模范縣”等榮譽稱號,已經(jīng)成為中原大地上的一顆綠色明珠。
“我們要傳承發(fā)揚申甘林帶精神,增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意識,突出綠色發(fā)展,著力把申甘林帶打造成為人們怡情養(yǎng)生、享受自然的生態(tài)勝地和綠色家園,只有抓好生態(tài)建設才能開創(chuàng)美好明天!”中共民權縣委書記姬脈常說。
《光明日報》( 2018年05月02日 01版)
(責任編輯:張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