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只“連心鵝”架起扶貧“同心橋”

時間:2017-07-16 19:25來源:大西北網(wǎng)-新華社 作者: 點擊: 載入中...
  大西北網(wǎng)訊  由胡溝村小學改造而來的村支部大院里,艷陽高照。一塊菜園子邊上的樹蔭下,“第一書記”王鋒從城里買來的兩只鵝嘎嘎直叫。記者到這個村采訪,這一令人忍俊不禁的細節(jié)卻揭開了一段干群共謀脫貧的佳話。
  
  胡溝村是河南省新安縣五頭鎮(zhèn)的貧困村,地處豫西丘陵山區(qū),村民散布在“三溝兩嶺六面坡”上。年輕人嫌村窮,出去打工后再也不愿回來。時間久了,全村1635口人,只剩下了300多口的“婦幼老弱病殘”。
  
  “村里沒啥資源,只能靠‘輸血’。”胡溝村村主任胡向前說,縣里為了幫扶脫貧,2016年7月,王鋒從新安縣供電公司副總工程師的任上被選派到胡溝村擔任“第一書記”。
  
  剛到村子,脫貧攻堅的任務千頭萬緒。“387戶村民中有179戶貧困戶,結果一普查,實際只有82戶符合條件,有些有房有車的也還是貧困戶。”王鋒說,因為扶貧不精準,群眾怨氣大,干群矛盾多,久而久之,因為干群不相往來,“村委院里的荒草一人多高。”
  
  干群不信任,思想不統(tǒng)一,扶貧的計劃也落不了地。種核桃、種紅薯、搞養(yǎng)殖、上光伏、辦工廠……王鋒的計劃有很多,卻一個比一個難推進。村民們私下還時常議論,對這些計劃有質疑。
  
  王鋒聽在耳里,急在心里,“既然村民思想有顧慮,那就干給他們看。”通過小半年摸底,2017年伊始,王鋒先把村里的道路修補一遍,然后硬化了村委大院的地面,新修了文化和便民設施,“先從距離上和村民拉近。”
  
  看著村委里進進出出、忙忙碌碌的幫扶干部和工人,來打聽消息的村民越聚越多。但是村民還是有顧慮,“沒干過農活,能幫咱脫貧?”為了打消村民的顧慮,住在村委的王鋒在院里騰出一塊兒菜園,種菜給村民看,不久趁著回城的機會又買回來了3只鵝苗。
  
  “既能養(yǎng)給村民看,還能護院,一舉兩得。”王鋒的想法很好,可買來第一天,受到驚嚇的鵝苗就跑丟了1只。幾個月過去了,剩下的兩只鵝苗成了村民議論的話題。看著鵝苗長得越來越肥,不少村民覺得“城里來的農把式還真有幾下子”,打開心結的村民向村委越聚越多。對農活兒“上癮”的王鋒,一個月前又買回來一群雞苗。
  
  “王書記的菜比我們種得好,雞鵝也比我們養(yǎng)得好,拉拉秧(一種野菜)喂雞鵝能讓雞鵝多下蛋,這些我們都不知道,都是他教的。”因為家有患病老人和兩個學生,家庭貧困的韓淑賢夫婦不能外出,只能就近打零工養(yǎng)家。以前,就住在村委邊上的韓淑賢很少跨進村委大門?,F(xiàn)在,韓淑賢打消顧慮,不僅貸款買了5只羊,而且看到村委忙不過來,隔三差五主動過來幫忙。
  
  記者在胡溝村采訪,不時有群眾主動到村委找干部咨詢政策或扶貧項目,甚至有老人冒著酷暑走了好幾里山路來打聽消息。有時候因為上門的群眾太多,已經50歲的王鋒也感到力不從心,“最多的時候50多個人圍著我問,就是一個人一句,也把我問糊涂了。”
  
  因學致貧的胡廷華家貸款養(yǎng)起了牛,因學因病致貧的胡得寬家喂起了豬……現(xiàn)在,看到越來越多的貧困戶都有了自己的特色扶貧項目,王鋒累并快樂著。和在鄰村包戶扶貧的愛人忙中偷閑做一頓午飯,都讓他感到很知足。但更多時候,廚藝出色的他因為沒有時間,都是靠冰箱里冷凍的包子、饅頭充饑。
  
  王鋒的孩子今年24歲,還沒有成家。村干部和村民擔心他調走,不時從側面打聽王書記工作變動的消息。王鋒總是笑著說,“放心吧,我做好了打扶貧持久戰(zhàn)的準備,只要身體允許,我準備當上爺爺再走。”(完)
  
  
(責任編輯:張云文)
>相關新聞
  • 鄉(xiāng)村振興重在“兩只手”形成合力
  • 習近平“兩只鳥論” 中國爬坡過坎新動力
  • 哈佛大學教授編中國朝代歌《兩只老虎》曲調萌翻網(wǎng)友
  • 網(wǎng)友稱百元人民幣正面有兩只“跪拜貓”
  • 我國兩只大熊貓抵法開始為期十年法國生活
  •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