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北網(wǎng)訊 米黃色的封面上,印刷著張氏家族記5個燙金隸屬字體,這讓張氏家譜即顯得醒目又不失莊重。翻開家譜序言上寫著:孩子們漸漸大了,他們常常會問及家里的一些事情。而他們想知道的不僅是簡單的敘述,還特別喜歡刨根問底。為了讓后輩人比較深刻的了解“家事”和“家史”,盡我所知,寫此文本。“這就是我寫家譜的目的。”8月11日,73歲的退休干部張永德看著花費兩年心血,親手寫成的張氏家譜眼里噙著淚珠,有些激動地對記者說道。
國字形的臉上挎著一副眼鏡,外表顯得干練精神,若不是他本人說出73歲年齡,記者不會相信眼前這個人年齡有70多歲。張永德原在永登水泥廠工作,當過工人,會計.科長,后擔任永登水泥廠的副總會計師。1996年調至甘肅建材國資公司,擔任了8年的財務處長,2004年從崗位上退休。張永德姊妹6人,上世紀60年代加上父母他們全家有8口人,而生活就靠當營業(yè)員父親的每月47元工資維持。那時,他們家每次買煤只能10公斤,日子過得十分艱辛。1960年張永德初中畢業(yè),按他的成績完全可以考上理想的高中,然后再考上大學深造。彼時,光明的前途已向他頻頻招手,可因家里困難他只好選擇了蘭州工業(yè)學校。此事,不僅讓張永德感到無奈,也讓他當年的班主任老師唏噓不已。1963年張永德畢業(yè),被分配到永登水泥廠工作。為了盡快幫助家里生活,張永德毅然選擇了裝卸工的崗位。工作第二個月他就拿到了51元的工資,從那時起張永德每月鐵定向家里郵寄30元。后因經(jīng)常出差欠了單位150元錢。領導催促還款張永德和父親商量。父親讓他先歸還公款。于是,他5個月沒有向家里郵錢。誰知5個月后,張永德的父親竟撒手而去,身前老人還欠下150元的房錢。“正是自己沒給家里寄錢,讓老父親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這件事至今還讓我痛悔不已。”張永德的父親去世后,張永德先后寫過幾篇文章悼念回憶父親,“沒想到這些資料成了如今寫家譜的珍貴資料。”
2013年張永德回到.闊別幾十年的山西老家祭祖,看到老一輩人漸漸離世,他萌發(fā)了編寫家譜的愿望。之后,他前后多次回老家省親搜集資料??捎捎诶弦淮硕家阎x世,這給搜集資料帶來了很大的困難。耗時一年半時間,歷經(jīng)千辛萬苦,張永德終于搜集到了寫家譜的第一手素材。可怎樣下手寫家鋪又讓他犯難,“因為我從未沒接觸過家譜。”于是,張永德一頭扎到圖書館,尋找這方面的參考資料,同時還從圖書館購買了家譜范本。但這些資料依然讓張永德感到美中不足,之后此事象一塊石頭壓在了他的心上。
2015年1月下旬,鑫報刊發(fā)了蘭州興起家譜熱的整版報道。從報道中張永德得知,蘭拖廠有個叫蘭臨刷的人寫過多本家譜。通過鑫報記者穿針引線,張永德結識了蘭臨刷。他在蘭臨刷家中,先后看到了10幾種家譜的版本,通過反復對比篩選,張永德選擇了蘭臨刷編纂的.圖文并茂的最新版本家譜。在蘭臨刷認真.具體的幫助下,張永德開始了家譜的編寫工作。整整半年多時間張永德把自己關在家中,思緒又回到先人治家創(chuàng)業(yè)的一幕幕難忘的往事中,回憶家史先人的品德常讓張永德淚流濕巾。而撰寫后輩風姿又讓他心潮澎湃。(后輩中一人博士后,3人博士生)半年多時間里,張永德一直處在寫作的興奮期,有時寫到半夜還不能罷筆。7月中旬共計2萬多字的家譜終于脫稿,之后他又得到蘭臨刷的熱心幫助。從家譜封面隸屬毛筆字書寫,到書中多幅照片插圖,再到家譜的內頁設計.封面設計等事情都由蘭臨刷擔任。值得一提的是該家鋪的后頁上,還專門復印了鑫報整版的家譜報道。“應當感謝鑫報的穿針引線,讓我完成了人生的夙愿。”張永德誠懇的向鑫報記者說道。
7月底張氏家譜交付印刷,當20多本飄著油墨香味的家譜擺到張永德的眼前時,他激動地流下了眼淚,“感覺心都醉了。”張永德向記者介紹,在有生之年他終于完成了家族的一件大事情。家譜由根.張氏根源,家規(guī)家訓.感恩先祖.后世精英.祖塋.祈福.附記(親戚關系)等7篇34節(jié)組成,完整的敘述了張氏家族的來龍去脈,以及祖輩風范及后輩奮發(fā)的家史。張氏家譜從1880年張永德爺爺出生寫起,至2014年7月張永德外孫考上沈陽體育學院為止,時間跨度達到135年。張永德告訴記者,完成張氏家譜編寫,讓他上可以告慰先人在天之靈,下能讓后輩人知道家族的歷史,從而督促后輩人不忘先人品德,能在各自的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工作,在社會上能成為一個有用之人,在家里能承擔起敬老.愛幼的重擔。如果子孫們能夠這樣做事為人,也就不枉他寫家譜的苦衷了。采訪結束時,張永德由衷的向記者表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