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玉琴的小鈴鐺

時間:2013-08-14 11:14來源:新華社 作者:佚名 點擊: 載入中...
  大西北網(wǎng)8月14日訊  據(jù)新華社報道,采訪牛玉琴,總能聽到一種特別的聲音。
  
  “嘩呤呤……嘩呤呤……”不是風沙聲,不是枝葉搖動,而如小石子滾落金盤,如喁喁細語。
  
  見記者好奇,牛玉琴撩起衣襟,腰上系著一只拇指肚大的小銅鈴鐺,圓鼓鼓的表面已被歲月之河打磨得金光燦燦。
  
 ?。叮礆q的牛玉琴說:“這還是老頭子送的呢,我戴了48年啦!”
  
  當年,牛玉琴還是個十幾歲的小姑娘。同樣年輕的張加旺在廟會上舞獅子,偷偷把獅子脖子上的小銅鈴摘下來,送給未來的媳婦作了定情信物。
  
  剛結(jié)婚時,他們一家人在毛烏素沙地邊緣熬著苦日子。常常是一夜風沙怒號,第二天早上連門都被黃沙埋住了。風沙刮走了秧苗,一年辛苦下來,打不下幾斤糧食。風沙逼得他們連搬了三次家,一退再退。
  
  兩口子是一樣的倔脾氣:“不搬了!就要生活在一個永遠不動的地方,還要讓咱們的子孫后代在這里生存下去。”
  
  賭了這么一口氣,他們開始種樹治沙。那些年的艱辛不堪回首,但在牛玉琴的記憶中,丈夫是特別活潑的一個人,愛扭秧歌,唱歌好聽。她受委屈哭鼻子,丈夫就唱陜北“信天游”哄她開心。
  
  幾年間,沙丘逐漸綠了起來,丈夫卻被診斷出骨癌。鋸掉了一條腿,他繼續(xù)幫妻子種樹。上沙丘時,他把拐杖往上一扔,雙手扒沙往上爬;下坡時,干脆轱轆轆滾下來……
  
  為了給丈夫治病,牛玉琴花光了家里所有積蓄,但依然沒有挽留住這個年僅40歲的漢子。把丈夫葬在他們親手栽種的林子里,牛玉琴抹一把眼淚,帶領(lǐng)兒孫繼續(xù)種樹。30年間,她把11萬畝荒沙變成了青翠綠洲,林草覆蓋率達80%。
  
  8月12日一整天,記者一直行走在毛烏素沙地南緣。在這塊號稱中國四大沙地之一的地方,每一位造林人都有一部辛酸史。
  
 ?。矗笟q的殷玉珍,內(nèi)蒙古烏審旗一個農(nóng)家女,20多年前用全家最大的財產(chǎn)——一只三條腿的羊換回了300棵樹苗,種在房子周圍。丈夫累得患了嚴重肺炎,她自己累得早產(chǎn),這些都沒有阻止她種樹的腳步。她把7萬畝不毛之地變成了“綠色王國”。
  
 ?。担皻q的張應龍,2003年辭去年薪數(shù)十萬元的外企副總職位,回到陜西神木老家造林治沙。最艱難時幾乎傾家蕩產(chǎn),連房子都賣了。他曾經(jīng)連續(xù)48天獨自困在治沙基地,一個人影都見不到,孤獨得要發(fā)瘋,甚至出現(xiàn)了幻覺。而今,在他承包的那片面積接近一個馬爾代夫的沙地中,綠化率已達四分之三。
  
  站在茫茫沙地前沿,面對黃綠兩種色調(diào)的鮮明對比,無人不會驚嘆。
  
  創(chuàng)造這一綠色奇跡的,原本都是一些再普通不過的人。他們植樹造林的初衷都是最樸素的,無非是要在這塊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劣的土地上活下去,或者希望活得更好一些。他們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從事的是一項多了不起的事業(yè)。
  
  然而,就在他們的一鍬一鎬、一串串腳印之間,一道庇護13億中國人的綠色屏障巍然而起,一條動人心魄的綠色飄帶迎風招展于我們這個星球之上。
  
 ?。保梗罚改辏保痹?,黨中央、國務院站在中華民族生存與發(fā)展的戰(zhàn)略高度,做出了在我國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嚴重的西北、華北、東北地區(qū)建設(shè)“三北”防護林體系的重大決策,開創(chuàng)了我國重點生態(tài)工程建設(shè)的先河。三十五年來,“三北”造林人血汗與歡樂并存,苦痛與幸福同在,他們的人生與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的命運血脈相通。
  
  “要是老頭子活到現(xiàn)在,得多開心呢!”牛玉琴眼里淚花閃動。想念丈夫時,她也唱信天游:“爬坡上洼的老騾子,知心合意的老頭子……”
  
  她腰間的小鈴鐺依舊“嘩呤呤”作響,宛如一曲清越悠揚的伴奏。 (責任編輯:鑫報)
>相關(guān)新聞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推薦內(nèi)容
網(wǎng)站簡介??|? 保護隱私權(quán)??|? 免責條款??|? 廣告服務??|? About Big northwest network??|?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聲明
隴ICP備08000781號??Powered by 大西北網(wǎng)絡 版權(quán)所有??建議使用IE8.0以上版本瀏覽器瀏覽
Copyright???2010-2014?Dxbei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